[发明专利]挂画杆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5618.6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5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T·彼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TP控股海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5/00 | 分类号: | G09F15/00;G09F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赵华伟;谭祐祥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画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挂画杆,所述挂画杆用于边缘加固并悬挂包括被描述为例如在诸如纸张、织物或塑料的材料上进行印刷的诸如画、图片和海报的物品。
背景技术
已知的是,与悬挂诸如画、图片和海报的物品相关地加固所述诸如画、图片和海报的物品的边缘。
要加固的边缘通常是上边缘,其用于紧固悬挂。
迄今为止边缘加固最常用的技术(例如,通常用于大幅的画)是:将画的上部围绕杆折叠,并且围绕杆缝合到一起。
从而,画的上边缘通过杆中的缝合而加固。
然而,已经发现该已知技术具有一些缺陷,包括在边缘加固时缝合杆是费时和昂贵的。
该缝合通常将需要使用包括受训练的缝纫工的手工劳动力,这使得该过程易受例如工人的可获得性的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已知的挂画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挂画杆来实现的,所述挂画杆特征在于:挂画杆围绕物品的边缘以一定角度优选对称地折叠,所述角度优选是180度;并且优选地通过夹持挂画杆的端点来将挂画杆围绕物品压制在一起,所述端点跟随至少一个角度,所述角度优选地在140至170度之间、更优选地在150至160度之间。
这样,因此可能在不需要任何类型的缝合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容易自动化的方法将挂画杆围绕例如画简单地夹持来边缘加固所述画。
附图说明
现将参照附图来更完整地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以侧视图示出了边缘的简化图,所述边缘是要由杆加固的边缘,其中所述边缘被引导并放入到打开的杆中。
图2以侧视图示出了与图1相同的构造,但是其中此时杆围绕要加固的边缘压制。
图3以侧视图示出了与图2相同的构造,但是其中所述狭条(list)现围绕点被压制。
图4以侧视图示出了与图3相同的构造,但是其中所述狭条现还弯曲成一定角度。
图5示出了在边缘加固过程中的步骤的简化图,其与图3所示的视图类似但是通过另一投影图来描述。
图6以截面图示出了杆固定架的简化图。
图7以截面图示出了图6中所示的杆固定架的简化图,其中插入有边缘加固画顶部。
图8示出了部分地安装在杆固定架中的边缘加固画的区段的照片。
图9示出了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挂画杆的打开挂画杆。
图10示出了在面向端点的方向上如何将角度添加到挂画杆中。
图11示出了具有要被边缘加固的插入物品的挂画杆,其具有朝向端点的角度。
图12示出了在端点具有角度的挂画杆如何固定物品,所述物品要通过端点的夹持而被边缘加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侧视图中,通过1示出的是要悬挂在边缘3A的物品(诸如,画)的上部,使得边缘3A在悬挂之后位于顶部。
画1被放置在部分打开的杆2的底部,所述杆2优选地关于弯曲部3对称。
杆2可按照角度3B折叠。
因此,图1在原理上示出了边缘加固过程的第一步骤。
在图2中,示出了边缘加固过程的第二步骤,其特征在于杆2此时围绕画1的边缘折叠、压制或夹持和/或粘合,图2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角度3B现在优选地是180度。
在图3中示出边缘加固过程的第三步骤,其中杆2此时经受逐点变形或受限区域变形4,其出现在线5的方向上并从而产生物品1在杆2中的额外有力的紧固。
可通过压制、击打或其它已知变形技术来制造该逐点变形4。
在图3中所示的逐点变形4在图5中的另一投影图中示出,该投影图对应于可看见物品1的图案的视图,其中示出了若干优选平行的变形点4。
在图4中示出了边缘加固过程的第四步骤、也是最后步骤,其中根据图3所示阶段的杆此时成角度为角度7,其优选地是90度或更少。
角度7优选对称地形成在杆2上,对应于图3中的轴线5,围绕所述轴线5产生逐点变形4。
所示的角度7提供对于整个边缘加固的强度的显著增加。
在图4中所示的物品1(通常是画)的边缘加固特征在于高度稳固,尤其在金属被选择作为杆材料时。
自动化所示过程也是简单和便宜的,使得在不需要使用手工劳动力的情况下或替代性地仅通过应用或使用原理上不熟练的工人就可以实施。
画1(如图4所示被边缘加固)可直接悬挂在边缘加固杆2中。
这可通过使得杆2比画1稍微宽一点来实现,由此杆伸出的部分可用作与悬挂在例如墙壁钉子上有关的负载减轻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P控股海松有限公司,未经TP控股海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5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氧化膜的形成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代言人团体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