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由其制造的冷轧带和由其制造扁钢制品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80135717.4 申请日: 2009-09-03
公开(公告)号: CN102149842A 公开(公告)日: 2011-08-10
发明(设计)人: 科尔内尔·阿布拉蒂斯;卢茨·埃尔南布斯奇;威尔弗里德·克洛斯;汉斯-约阿希姆·克劳特希克;迈克尔·扎赫特勒贝尔 申请(专利权)人: 蒂森克虏伯尼罗斯塔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2C38/58 分类号: C22C38/58;C21D8/04
代理公司: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代理人: 张天舒
地址: 德国克***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不锈钢 制造 冷轧 钢制品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由这种钢制造的冷轧扁钢制品、例如钢带或钢板,以及由上述钢制造扁钢制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在实践中一再证明可行的不锈钢已知名称为X5CrNi18-10,用EN材料号1.4301来表示。这种材料涉及相对软的、非铁磁性的奥氏体钢,由这种钢可以制造例如锅、餐具、水盆、家务用具的部件、所谓的“白色器皿”,如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等。根据DIN EN 10088这种钢除了含有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外,还典型地含有(重量%)直至0.07%的碳、17.0-19.5%的铬、8.0-10.5%的镍、最高1%的硅、最高2%的锰、最高0.045%的磷、最高0.015%的硫和最高0.110%的氮。高的镍含量在此确保了钢的奥氏体结构,这是它的良好的变形性的前提。高的铬含量在此确保了这种钢的良好的耐腐蚀性。

1.4301号钢的缺点在于,必须以相对较高的费用制造,这是因为对于它的合金成分,特别是高的镍含量,必须支付高价。

由于1.4301号钢的高的合金费用,进行了许多实验,试图使该材料得以替代。这些工作的一致目标为:使镍含量降低。

文献EP 0 969 113 A1描述了这类开发的一个实例。由该公开文献所公开的奥氏体钢除了含有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外,还含有(重量%)直至0.01-0.08%的碳、0.1-1%的硅、5-11%的锰、15-17.5%的铬、1-4%的镍、1-4%的铜、0.1-0.3%的氮以及进一步定义的硫、钙、铝、磷、硼和氧的含量。

由文献JP 56 146862已知这种类型钢的另一实例。该奥氏体钢含有(重量%)直至0.03%的碳、直至0.5%的硅、2.2-3.0%的锰、14-18%的铬、6-9%的镍、直至0.03%的氮、0.15-0.50%的钼、1-3%的铜以及剩余的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此达到了良好变形行为的特定值,该变形行为通过对所谓的MD30值的控制性调整而得到调整,该值根据文献JP 56 146862所给出的特殊公式计算出。

通常用“Md30”标明了这样的温度,在该温度条件下在冷加工之后由奥氏体至马氏体的转变由30%进行至50%。与此相反,在该温度以上转化降低(见Werkstoffkunde Stahl,Band 2,出版商:Verein Deutscher Eisenhüttenleute,1985,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Tokio,Verlag Stahleisen m.b.H.Düsseldorf,Kapitel D 10.3.2)。

此外,欧洲专利文献EP 1 431 408 B1建议了一种镍含量低的具有下列组成(重量%)的基于CrNiMnCu的奥氏体不锈钢:0.03-0.064%碳、0.2-1.0%硅、7.5-10.5%锰、14.0-16.0%铬、1.0-5.0%镍、0.04-0.25%氮、1.0-3.5%铜、微量的钼和剩余的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为实现热轧性能,在此规定了δ铁素体含量,其根据文献EP1 431 408 B1给出的公式计算出的含量为少于8.5%。这样制得的钢显示出了可与公知的1.4301号钢相匹敌的力学特性。

由文献EP 0 593 158 A1已知属于所述钢种类的基于CrNiMnCuN的奥氏体不锈钢。除了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外,这种钢还具有(重量%)<0.15%的碳、<1%的硅、6.4-8.0%的锰、16.5-17.5%的铬、2.50-5.0%的镍、<0.2的氮和2.0-3.0%的铜。用这种钢达到了良好的热轧性能,特别是能够避免热轧时出现边缘裂纹,以及同时实现了可接受的力学特性和耐腐蚀性。为确保该特性组合,在此这样调整这种钢的铬含量,即,使铬含量一定不超出17.5重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尼罗斯塔有限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尼罗斯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57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