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动作辅助设备和驾驶动作辅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6782.9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0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久家伸友;佐藤一人;桥口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B60R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 动作 辅助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向驾驶员提供动作辅助信息的驾驶动作辅助设备和/或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以下一种技术:预先学习根据驾驶员而不同的个性的通常驾驶行为模式,由此通过判断当前驾驶行为模式是否不同于通常驾驶行为模式来输出所需的动作辅助信息(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018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在先技术中,在学习通常驾驶行为模式的过程中,判断当前驾驶行为模式是否不同于通常驾驶行为模式的精度低。此时,有可能由于不适当的动作辅助信息而给驾驶员带来不适感。
本发明的目的是,即使在学习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模式的过程中,也能够向驾驶员提供适当的动作辅助信息。
在根据本发明的驾驶动作辅助设备的一个方面中,预先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模式学习预定时间;通过将当前驾驶行为模式与所学习到的驾驶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计算表示当前驾驶行为模式相对于所学习到的驾驶行为模式有多大区别的非稳态程度;当所计算出的非稳态程度超过阈值时,向驾驶员通知用于促成所学习到的驾驶行为模式的动作辅助信息;以及在学习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模式的过程中,根据驾驶行为模式的学习进度来改变所述动作辅助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意结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意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动作辅助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车辆间时间(inter-vehicle time)的频率分布的图。
图5示出用于计算学习进度PL的对应关系。
图6示出用于计算学习进度PL的对应关系。
图7示出用于设置信息提供级别的表。
图8是与车辆间时间有关的动作辅助信息的一个示例。
图9是与转向操作有关的动作辅助信息的一个示例。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动作辅助处理的流程图。
图11示出用于计算阈值Sfo的对应关系。
图12示出用于计算阈值Sso的对应关系。
图13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动作辅助处理的流程图。
图14示出用于计算预定值Lo的对应关系。
图15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16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动作辅助处理的流程图。
图17示出用于设置环境标志的表。
图18示出用于设置环境标志的表。
图19示出用于设置环境标志的表。
图20示出用于计算学习进度PL的对应关系。
图21示出用于计算学习进度PL的对应关系。
图22是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动作辅助处理的流程图。
图23示出用于计算阈值Sfo的对应关系。
图24示出用于计算阈值Sso的对应关系。
图25是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动作辅助处理的流程图。
图26示出用于计算预定值Lo的对应关系。
图27是示出第七实施例中的动作辅助处理的流程图。
图28示出用于计算预定值C1和C2的对应关系。
图29是示出第八实施例中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30是示出第八实施例中的动作辅助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结构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驾驶动作辅助设备的示意结构的图。图2是该驾驶动作辅助设备的框图。激光雷达10设置于本车的前护栅、保险杠等。激光雷达10用于通过利用水平方向上的红外光脉冲照射本车的前方区域(即,位于本车前面的区域)来扫描该前方区域。激光雷达10测量红外光脉冲的反射波。该反射波是由存在于本车的前方区域中的多个反射物反射(通常,由前车的后端反射)该红外光脉冲而产生的。根据该反射波的到达时间,激光雷达10检测本车和多个障碍物(反射物,通常为前车的后端)之间的车辆间距离D和相对速度Vr。将所检测到的车辆间距离D和相对速度Vr输出至控制器40。激光雷达10扫描的前方区域为例如在本车前方与笔直延伸的虚拟线成约±6度的范围。也就是说,检测存在于该范围内的任何前方物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6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