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行机械、化学和/或热过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7239.0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9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阿诺德;阿尔弗雷德·昆兹;皮埃尔·阿岚·弗勒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斯特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B01F7/00;B29B7/20;B29B7/4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 |
地址: | 瑞士阿里***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行 机械 化学 过程 装置 | ||
1.一种在轴(1,2)上具有混合-清理元件(5)的壳体(3)中进行机械、化学和/或热过程的装置,其中轴(1,2)上的混合-清理元件(5)绕轴心转动时彼此啮合,并且相对于轴(1,2)的轴心(A)以180度旋转对称的方式在轴向上将两个混合-清理元件(5)连续设置在至少一个轴(1,2)上,
其特征在于,
该每个混合-清理元件(5)由一个盘件(6)构成,该盘件(6)的外边棱(7)以半径(r)绕轴(1,2)的轴心(A)延伸成约90度或略大的扇形段并且与两侧朝轴(1,2)延伸的侧棱(8.1,8.2)连接,其中每个边棱(7)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杆(9.1,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轴(1,2)上的混合-清理元件(5)的构造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杆(9.1,9.2)之间具有一个中间杆(9.3)。
4.一种在具有互相间隔的盘形混合-清理元件(5)的壳体(3)中进行机械、化学和/或热过程的装置,其中轴(1.1,2.1)上的混合-清理元件(5)绕轴心旋转而彼此啮合,从而清理盘件表面以及轴的侧面,其特征在于,轴(1.1,2.1)的截面为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轴(1.1,2.1)具有四边或六边形截面和弯曲的侧面。
6.一种在具有一个卸料出口(12)并且轴(1,2)上具有混合-清理元件(5)的壳体(3)中进行机械、化学和/或热过程的装置,其中轴(1,2)上的混合-清理元件(5)绕轴心转动时彼此啮合,其特征在于,该卸料出口(12)置于端板(4)或者壳体(3)的筒状部分并且该卸料出口(12)配有随轴(1,2)和/或混合清理元件(5)旋转的卸料元件(14,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卸料出口(12)前面,轴(1,2)上置有一个卸料艉(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卸料艉(14)配有一个导流装置(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装置(13)静态固定在壳体(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调节该导流装置。
11.根据至少权利要求7至10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卸料艉(14)具有多个切割齿(16,17),将待排放的产品输送/移动至卸料出口(12)。
12.根据至少权利要求6至11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卸料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置于一个轴(1,2)上的叠片组(1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叠片组(15)的薄片的结构为椭圆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轴(1,2)上具有一个置有多个薄片的叠片组(15.1,15.2)。
15.根据至少权利要求12至1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3)的端板(4)上设置有多个卸料出口(12,12.1,12.2)。
16.根据至少权利要求12至1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轴(1,2)之间至少有一个卸料出口(12.1,12.2)。
17.根据至少权利要求6至1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操作中可以轴向和/或径向调节壳体壁上的卸料出口。
18.根据至少权利要求6至1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卸料出口配有一个调节产品水平的折流板。
19.根据至少权利要求6至1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卸料出口配有一个单轴或多轴卸料螺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配有称重单元并且根据卸料螺旋的转速(n)调节含量/滞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通过称重单元的信号控制卸料螺旋的转速(n),该装置的填充度保持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斯特股份公司,未经利斯特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72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