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长因子METRNL的治疗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7344.4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4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杰斯珀·R·乔根森;朗·菲乔德-拉森;拉斯·U·沃尔伯格;纳诺·M·G·安德雷德;泰特·E·约翰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Ns基因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8 | 分类号: | A61K38/18;C07K14/4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罗天乐 |
地址: | 丹麦巴***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长因子 metrnl 治疗 用途 | ||
1.一种用于在神经系统的疾病、疾患或损害的治疗方法中使用的分离的多肽,所述多肽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
a)选自SEQ ID No.2,4,6,7,8,9,10,11和12中的氨基酸序列;
b)选自SEQ ID No.2,4,6,7,8,9,10,11和12中的氨基酸序列的序列变体,其中该变体与所述SEQ ID No.具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和
c)由a)中任一氨基酸序列的至少150个连续氨基酸构成的生物活性片段,其中所选择的序列中规定的任意氨基酸被改变为不同的氨基酸,条件是序列中被如此改变的氨基酸残基不超过30个。
2.权利要求1的多肽,其是选自SEQ ID No.2,4,6,7,8,9,10,11和12中的序列的天然存在的等位变体。
3.权利要求2的多肽,其中该等位变体包括作为如下核酸序列的翻译产物的氨基酸序列,其中该核酸序列与选自SEQ ID No.1,3和5中的核酸序列相差单个核苷酸。
4.权利要求1的多肽,其是彼处所述的变体多肽,其中所选择的序列中规定的任意氨基酸被改变而提供保守替换。
5.权利要求1的多肽,其中信号肽被异源信号肽代替。
6.权利要求1的多肽,其与具有选自SEQ ID No.2,7和10中的序列的蛋白质具有至少70%,更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80%,更优选至少95%,更优选至少98%的序列同一性,更优选具有选自SEQ ID No.2,7和10中的序列的蛋白质。
7.权利要求1的多肽,其与具有选自SEQ ID No.4,8和11中的序列的蛋白质具有至少70%,更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80%,更优选至少95%,更优选至少98%的序列同一性,更优选具有选自SEQ ID No.4,8和11中的序列的蛋白质。
8.权利要求1的多肽,其与具有选自SEQ ID No.6,9和12中的序列的蛋白质具有至少70%,更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80%,更优选至少95%,更优选至少98%的序列同一性,更优选具有选自SEQ ID No.6,9和12中的序列的蛋白质。
9.权利要求1的多肽,其与具有选自SEQ ID No.7,8和9中的序列的蛋白质具有至少70%,更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80%,更优选至少95%,更优选至少98%的序列同一性,更优选具有选自SEQ ID No.7,8和9中的序列的蛋白质。
10.权利要求1的多肽,其与具有SEQ ID No.2的序列的蛋白质具有至少70%,更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80%,更优选至少95%,更优选至少98%的序列同一性,更优选具有SEQ ID No.2的序列的蛋白质。
11.权利要求1的多肽,其与具有SEQ ID No.7的序列的蛋白质具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更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80%,更优选至少95%,更优选至少98%,更优选具有SEQ ID No.7的序列的蛋白质。
12.权利要求1的多肽,其与具有SEQ ID No.10的序列的蛋白质具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更优选至少75%,更优选至少80%,更优选至少95%,更优选至少98%,更优选具有SEQ ID No.10的序列的蛋白质。
13.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多肽,其中序列变体或片段与SEQ ID NO相比发生改变的氨基酸选自在图2中,更优选在图1中标示为非保守的那些氨基酸。
14.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多肽,其能够形成至少一个分子内胱氨酸桥。
15.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多肽,其包括所述蛋白质通过至少一个分子内胱氨酸桥连接起来的二聚体。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多肽,其进一步包含亲和标签,例如多聚组氨酸标签、GST标签、HA标签、Flag标签、C-myc标签、HSV标签、V5标签、麦芽糖结合蛋白标签、纤维素结合域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s基因公司,未经Ns基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73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