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晶闪烁体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放射线检测器和PET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8423.7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5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奥田裕之;冈本直之;伊藤进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30B29/22 | 分类号: | C30B29/22;C09K11/00;C09K11/08;C09K11/78;G01T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烁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放射线 检测器 pet 装置 | ||
1.一种单晶闪烁体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含有选自Li、Na、K、Rb、Cs中的至少1种以上、W和/或Mo、B和氧的熔剂的工序,
将Ce化合物和Lu化合物与所述熔剂混合,在800℃以上、1350℃以下的温度中加热而使所述化合物熔融的工序,和
通过对熔融的上述化合物进行冷却,使组成式(CexLu1-x)BO3所示且Ce的组成比例x满足0.0001≤x≤0.05的单晶析出成长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闪烁体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准备所述熔剂的工序和使所述化合物熔融的工序是混合形成所述熔剂的化合物、Ce化合物和Lu化合物,在800℃以上、1350℃以下的温度中进行加热的工序。
3.一种单晶闪烁体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含有选自Li、Na、K、Rb、Cs中的至少1种以上、W和/或Mo、B和氧的熔剂的工序,
将Ce化合物和Lu化合物与所述熔剂混合,进行加热而使所述化合物熔融的工序,
通过对熔融的所述化合物进行冷却,使组成式(CexLu1-x)BO3所示且Ce的组成比例x满足0.0001≤x≤0.05的单晶析出成长的工序;
所述单晶的析出成长以低于从高温球霰石相到方解石相的相转变的温度进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闪烁体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e的组成比例x满足0.001≤x≤0.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闪烁体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单晶析出成长的工序利用TSSG法进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闪烁体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使单晶析出成长的工序中,熔融的所述化合物的温度以0.001℃/小时以上、5℃/小时以下的降温速度冷却至750℃以上、小于1350℃的温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晶闪烁体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析出成长的工序进行80小时以上。
8.一种单晶闪烁体材料,其特征在于:
具有组成式(CexLu1-x)BO3所示且Ce的组成比例x满足0.0001≤x≤0.05的单晶部,且所述单晶部的Pb含量以质量比例计为50ppm以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晶闪烁体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Ce的组成比例x满足0.001≤x≤0.03。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晶闪烁体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晶部具有方解石型结晶结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晶闪烁体材料,其特征在于:
镜面加工为厚度0.5mm的所述单晶部在波长270nm处的透射率为20%以上。
12.一种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晶闪烁体材料和检测从所述单晶闪烁体材料发出的光的检测器。
13.一种PET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排列为环状的多个放射线检测器,检测从被检测体发出的γ射线,
所述多个放射线检测器分别为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84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