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发、使用了该接发的头饰制品及接发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8536.7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0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屉山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钟化 |
主分类号: | A41G3/00 | 分类号: | A41G3/00;A41G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楠;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头饰 制品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部呈现出浓厚感的接发(hair extension)、使用了该接发的头饰制品及接发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由接发本身构成的头饰制品、或使用了接发的发套(wig)、假发等头饰制品是众所周知的。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将多个接发单元中的2个以上适当组合来提供富有变化的接发的接发套件。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使用胶粘带将增毛用接发粘贴到头皮上。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将接发安装到特定的安装工具上后在进行穿戴。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3的方案存在接发的根部没有浓厚感、安装到头上时没有蓬松感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0891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046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294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提出一种根部呈现出浓厚感(voluminousness)、安装到头上时具有蓬松感的接发、使用了该接发的头饰制品及接发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接发的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主纤维和根部纤维,上述根部纤维为卷曲纤维,所述上述根部的纤维长比上述主纤维短、且为10cm以下,上述主纤维与上述根部纤维被混纤(即混合)并通过缝制而一体化。
本发明的头饰制品的特征在于,其包含上述接发。
本发明的接发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序:将主纤维与根部纤维按照上述根部纤维搭载于缝制线上的方式对齐并混纤的工序,所述根部纤维的纤维长比上述主纤维的纤维长短、且所述根部纤维与所述主纤维相比相对热收缩率高5%以上;将经混纤的上述主纤维与上述根部纤维通过缝制而一体化的工序;在上述工序之后,通过热处理使经一体化的上述主纤维与上述根部纤维收缩的工序。
本发明的另一接发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序:将主纤维与呈现出卷曲的根部纤维按照上述根部纤维搭载于缝制线上的方式对齐并混纤的工序;将经混纤的上述主纤维与上述根部纤维通过缝制而一体化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根部呈现出浓厚感的接发、包含该接发的头饰制品。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安装到头上时具有蓬松感的接发以及包含该接发的头饰制品。
附图说明
图1A~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接发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2A~C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接发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3是用于说明评价接发的卷曲的方法(卷曲评价1)的纤维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收缩纤维的卷曲幅度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接发至少包含主纤维和根部纤维,它们被混纤并通过缝制而一体化。由此,主纤维和根部纤维均不容易掉毛。上述根部纤维为卷曲纤维。由此能够赋予根部以浓厚感。根部纤维的纤维长比主纤维的纤维长短、且为10cm以下。由此,根部纤维处于隐藏在主纤维中的状态。
本发明中的“纤维长”是指单纤维的长度,纤维长的测定通常通过对纤维的一端施加负荷并测定两端的距离来进行。本发明中是指每1分特(dtex)在10mg的负荷下的纤维的长度。
上述根部纤维的纤维长比上述主纤维短,从头发制品的加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10cm。此外,进一步优选上述根部纤维的纤维长比上述主纤维短,且为2~6cm。
上述根部纤维在无负荷状态下的单纤维的平均卷曲幅度优选为1.5~7mm。如果平均卷曲幅度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赋予根部以更优异的浓厚感。作为本发明中的平均卷曲幅度的测定方法,首先,从接发切取根部纤维,放置在水平的台子上,接着,如图4所示,使根部纤维位于直线I~直线II之间,将直线I与直线II之间的最短距离L作为卷曲幅度。对20根根部纤维分别测定L,将其平均值定义为平均卷曲幅度。另外,本发明中,纤维的无负荷状态是指,将纤维放置在水平的台子上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钟化,未经株式会社钟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8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