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浪费反渗透系统和下游清洗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8859.6 | 申请日: | 2009-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0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L·J·蒙斯鲁德;A·E·哈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科莱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2 | 分类号: | B01D61/02;C02F1/44;B01D65/00;B01D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初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浪费 反渗透 系统 下游 清洗 | ||
技术领域
总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与公共机构洗碗机(institutionaldishmachine)结合使用的反渗透系统的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消除由反渗透系统产生的废水的系统,该反渗透系统连接到公共机构洗碗机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反渗透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洗碗循环的清洗步骤期间,将淡水喷射到器皿上,以从器皿的表面清洗食物残留和洗涤剂。当淡水的溶解固体(即,在水中的矿物质)比较少时,器皿在干燥之后显得基本上没有膜并且没有斑点。然而,当淡水包含高水平的溶解固体时,干燥器皿将会具有由在水中的矿物质造成的显著量的可见膜和斑点。在水蒸发之后,固体遗留在器皿上,留下相当不雅观的膜和斑点,特别是在玻璃器皿、扁平餐具、及深色器皿物品上。
反渗透是用来从在水中具有高水平溶解固体的地区的水中,除去溶解固体的有效机理。然而,反渗透系统本质上是浪费水的,因为为了将系统的隔膜维持在功能有效的状态下,要定期地用水冲洗隔膜表面,这些水随后被丢弃。浓缩产物(废水)以大流量跨过隔膜表面通过,以从表面除去固体而防止隔膜堵塞和弄脏。如果100%的水被强制穿过隔膜,则隔膜寿命将会降低,并且水的流量(渗透产物的生产量)会急剧降低。因此,操作反渗透系统的最有效途径是浪费一定量的水。
存在着各种用于减小来自反渗透系统的浪费水量的途径,这些途径包括使浓缩水再循环回反渗透进给水和使用串联的多个隔膜。然而,为了实际目的,反渗透系统仍然将产生一些废水。在对于商用反渗透系统的当前技术状态下,已经发现,约50%渗透产物与约50%浓缩产物的比率,为允许反渗透系统在各种各样的水条件下操作提供有效的平衡,同时使得在整个系统中涉及的设备量被最小化。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在反渗透设备中的废水的方法,该反渗透设备连接到公共机构洗碗机上。所述方法包括:将水流引入到反渗透设备中,以将水流分流成渗透清洗流和浓缩清洗流;在公共机构洗碗机的清洗循环中用浓缩清洗流清洗器皿;并且随后在公共机构洗碗机的清洗循环中用渗透清洗流清洗器皿。浓缩清洗流与渗透清洗流的比率是约3∶2或更小。渗透清洗流具有约200ppm或更小的总溶解固体浓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连接到公共机构洗碗机上的反渗透系统。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淡水水源;反渗透设备,用来将来自淡水水源的水分流成浓缩流和渗透流;浓缩存储箱和渗透存储箱,在反渗透设备的下游,分别用来接收浓缩流和渗透流;加热器,用来将渗透流加热到预定温度;及控制系统,用来选择性地控制浓缩流的流量和渗透流的流量,从而反渗透系统产生零废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调节反渗透设备以得到零废水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淡水水源、反渗透设备、浓缩存储箱和渗透存储箱、浓缩电磁阀和渗透电磁阀、渗透加热器、公共机构洗碗机及控制系统。反渗透设备将来自淡水水源的水过滤成浓缩清洗流和渗透清洗流。浓缩存储箱和渗透存储箱位于反渗透设备的下游,并且分别接收浓缩清洗流和渗透清洗流。浓缩电磁阀和渗透电磁阀分别控制浓缩清洗流和渗透清洗流来自其相应存储箱的流量。加热器将渗透清洗流加热到预定温度。公共机构洗碗机在公共机构洗碗机的单个清洗循环期间依次接收浓缩清洗流和渗透清洗流。控制系统可操作地连接到浓缩电磁阀和渗透电磁阀上,并且控制清洗流进入公共机构洗碗机中的流量。
附图说明
附图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零浪费洗碗系统的示意图。
尽管本发明适合于各种修改和可选择形式,但具体实施例已经作为例子表示在附图中,并且在下面详细地描述。然而,意图不是将本发明限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本发明将覆盖落在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范围内的全部修改、等效物、及可选择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科莱布有限公司,未经埃科莱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88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