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信系统和发送侧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9028.0 | 申请日: | 2009-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1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伍里.A.哈普萨里;茂木诚幸;大和正周;岛津义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W4/22;H04W72/04;H04W72/10;H04W80/06;H04W9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于小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系统 发送 节点 | ||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构成为在接收侧节点与发送侧节点之间,通过第一协议层、比该第一协议层还下层的第二协议层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侧节点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发送侧IP地址,
所述接收侧节点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接收侧IP地址,
在所述发送侧节点与所述接收侧节点之间设定由多个物理路径构成的所述第二协议层的连接,
所述多个物理路径根据各个所述发送侧IP地址和各个所述接收侧IP地址而被设定,
一个或者多个流被设定在设定于所述发送侧节点与所述接收侧节点之间的所述第二协议层的连接内,
所述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一协议层从该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二协议层取得表示对于每个所述第二协议层的连接在所述接收侧节点中可接收的数据量的第一数据量、表示对于每个所述物理路径由该发送侧节点可发送的数据量的第二数据量、以及表示对于每个所述流由该发送侧节点在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数据量的第三数据量,
在发送对象数据中包含紧急标志的情况下,所述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一协议层基于所述第一数据量和所述第二数据量和所述第三数据量而决定应发送该发送对象数据的流和物理路径,并对所述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二协议层进行通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协议层的连接的各个所包含的所述多个物理路径中设定一个主路径,
所述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一协议层取得表示在各个所述物理路径中发送而还没有接收到送达确认信息的数据的量的第四数据量,
在所述发送对象数据的量小于从所述主路径中的所述第二数据量减去所述第四数据量的值的情况下,所述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一协议层搜索所述第三数据量、重发次数或者发送缓冲器滞留量最小的流,并将搜索出的该流和该主路径决定为应发送该发送对象数据的流和物理路径,并且对所述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二协议层进行通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送对象数据的量不小于从所述主路径中的所述第二数据量减去所述第四数据量的值的情况下,所述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一协议层搜索所述发送对象数据的量小于从所述第二数据量减去所述第四数据量的值的物理路径,并且搜索所述第三数据量、重发次数或者发送缓冲器滞留量最小的流,
所述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一协议层将搜索出的所述流和所述主路径决定为应发送所述发送对象数据的流和物理路径,并对所述第二协议层进行通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送对象数据中包含紧急标志的情况下,所述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一协议层基于所述第一数据量和所述第二数据量和所述第三数据量,除了决定应发送该发送对象数据的流和物理路径之外,还决定该发送对象数据的生存时间,并对所述第二协议层进行通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二协议层在从所述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一协议层接收的发送对象数据中,优先地发送生存时间最小的发送对象数据。
6.一种发送侧节点,构成为在与具有一个或多个接收侧IP地址的接收侧节点之间,通过第一协议层、比该第一协议层还下层的第二协议层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发送侧IP地址,
在与所述接收侧节点之间设定由多个物理路径构成的所述第二协议层的连接,
所述多个物理路径根据各个所述发送侧IP地址和各个所述接收侧IP地址而被设定,
一个或者多个流被设定在所述第二协议层的连接内,
所述第一协议层从所述第二协议层取得表示对于每个所述第二协议层的连接在所述接收侧节点中可接收的数据量的第一数据量、表示对于每个所述物理路径由所述发送侧节点可发送的数据量的第二数据量、以及表示对于每个所述流由该发送侧节点在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数据量的第三数据量,
在发送对象数据中包含紧急标志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协议层基于所述第一数据量和所述第二数据量和所述第三数据量而决定应发送该发送对象数据的流和物理路径,并对所述发送侧节点的所述第二协议层进行通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90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