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石锚缆索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41105.6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3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J·U·莱帕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德威克采矿和建筑RSA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江雄;曹若 |
地址: | 南非*** | 国省代码: | 南非;Z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 缆索 | ||
1.一种岩石锚,其包括:细长柔性元件,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的锚膨胀机构;管状筒,所述第二端延伸到其内;以及,在所述筒内的锁定装置,其允许所述元件在所述筒内在第一方向移动,且当所述元件在所述筒内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时其将所述元件锁定到筒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筒具有第一内部开口和第二外部开口以及在所述开口之间的通路,且其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在所述通路内的楔形装置,所述楔形装置可与所述楔形装置互补的渐缩件的通路表面接合,且所述细长元件延伸通过所述楔形装置;以及偏压构件,其促使所述楔形装置朝向互补渐缩件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石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柔性构件包括在所述管状筒的第二外部开口与所述偏压构件之间的弱化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岩石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构包括:冲击套筒,其具有外部楔形表面和通路,所述细长元件的第一端延伸到所述通路内;以及,壳装置,其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楔形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构包括:楔形部件,其具有前端和后端且绕所述细长元件的第一端延伸,所述楔形部件的前端延伸超过所述细长元件第一端且所述楔形部件具有朝向后端减小的截面;壳装置,其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具有与至少部分地位于在所述内腔内的楔形部件互补的形状,所述壳装置具有包围所述细长元件的基部;和在所述细长构件上的挡止结构,其位置使得当所述细长元件在轴向移动时,使得所述楔形部件的前端撞击反应表面,所述楔形部件被打入到所述内腔内由此使所述壳装置膨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在所述细长元件上靠近所述第二端的挡止结构;绕所述细长元件的楔形构件;偏压构件,其作用于所述挡止结构与所述楔形构件之间且其倾向于使所述楔形构件远离所述挡止结构移位,且其中所述挡止结构和所述楔形构件位于所述筒内且所述细长元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管状筒内且并不从所述管状筒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岩石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柔性元件为细长缆索,其由绕纵向延伸的中空芯延伸的多根螺旋缠绕的线材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岩石锚,其包括在所述管状筒一端具有内侧和外侧的负载分布面板和可被促动以对所述内侧施加力的机构。
9.一种岩石锚,其包括由绕纵向延伸的中空芯延伸的多根螺旋缠绕的线材形成的细长缆索,和在所述缆索第一端的锚膨胀机构以及至少在所述缆索第二端的负载分布面板。
10.一种加固岩石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从岩面形成到岩石内的孔;在所述孔中放置细长柔性元件;促使所述细长元件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孔底部由此促动与所述第一端接合的锚膨胀机构;通过在自所述孔延伸的所述细长元件的一部分与所述岩面之间施加膨胀力来向所述细长元件施加拉力;在所述细长元件中靠近所述岩面处提供弱化区,当拉力大于预定值时所述弱化区断开且在断开时,促动锁定装置将所述细长元件锁定到所述岩面处的面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促动所述锁定装置之后,将流动的可凝结材料注入到所述孔内所述细长元件周围,且允许所述孔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细长构件中纵向延伸的中空芯漏出到大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德威克采矿和建筑RSA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桑德威克采矿和建筑RSA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11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鼋的人工养殖方法
- 下一篇:洗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