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程自动化现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1117.9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7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于尔根·迈尔;马丁·朗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3/08 | 分类号: | G01D3/08;G05B19/042;G05B23/02;G08C19/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邹璐;樊卫民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程 自动化 现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程自动化技术的现场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输出电流信号的接口以及至少一个预设单元,该预设单元预设通过接口输出的电流信号所依赖的至少一个值。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以4~20mA信号输出信号和尤其是测量值的现场设备,尤其是测量设备。当现场设备中发生故障,那么就会输出所谓的故障信号,该信号一般落在处于4和20mA之间的真正的信号范围之外。因此,故障信号或者低于4mA或者高于20mA。
在现场设备自检验的概念中,为此还需要该设备能够用信号通知这种故障电流。但是在此过程中的问题在于,故障信号本身不应到达设备的输出端,因为这仅仅是测试而不是发生了这种故障。在此,作为简单的解决方案,在测试时间内现场设备故意产生相应故障信号。但是因此在这些时间段内不可能进行正常的过程运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现场设备,它能够检查故障信号的发出,而不会导致设备受损,尤其是不会导致连接在现场设备上的单元受损。
本发明这样解决所述任务,即,提供至少一个第一可控电流吸收器和第二可控电流吸收器,第一可控电流吸收器和第二可控电流吸收器可以分别被设置为可预设的电流强度,并且第一可控电流吸收器和第二可控电流吸收器按以下方式与接口连接,即,接口上的电流信号基本上依赖于第一可控电流吸收器和第二可控电流吸收器被设置为的可预设的电流强度中的较低电流强度。其中现场设备尤其是指4~20mA信号现场设备。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现场设备通过接口发出故障信号来通知现场设备存在故障,其中故障信号落在故障信号区间内。当接口是4~20mA接口时,故障信号区间尤其是落在0mA和4mA或3.6mA之间。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故障信号的电流强度在预设值以下,尤其是小于3.6mA。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可控电流吸收器和第二可控电流吸收器串联连接。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提供至少一个控制单元,且控制单元基于预设单元将第一可控电流吸收器和第二可控电流吸收器分别设置为可预设的电流强度。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单元基于预设单元控制第一可控电流吸收器和第二可控电流吸收器,使得接口处的信号在可预设的区间内变化。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可控电流吸收器至少由第一电流吸收器、第一调节器、第一电阻和第一测量电阻组成,其中第一测量电阻与第一电流吸收器串联连接并用于量取第一测量电压。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可控电流吸收器至少由第二电流吸收器、第二调节器、第二电阻和第二测量电阻组成,其中第二测量电阻与第二电流吸收器串联连接并用于量取第二测量电压。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可控电流吸收器和/或第二可控电流吸收器中安装电容器和二极管。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电流吸收器及第一测量电阻并联地提供第一开关和第一桥接电阻。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与第二电流吸收器及第二测量电阻并联地提供第二开关和第二桥接电阻。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微处理器,它们基本上相互独立地控制第一可控电流吸收器和第二可控电流吸收器。
附图说明
本发明借助以下附图更详细地得以阐述。其示出:
图1:依据本发明的现场设备的示意布线图;和
图2:一些电流在利用图1的依据本发明的现场设备进行测试期间的时间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现场设备10。其中该现场设备例如是用于确定且/或监视过程参数的测量设备。过程参数例如是物位、密度、粘度、流量、pH值或温度。
现场设备10具有接口11,通过该接口例如作为4~20mA信号输出测量值。当现场设备10发生故障时,发出信号,该信号的电流强度在为正常使用所保留的范围之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故障电流”低于3.6mA。
在此所示电路可以测试是否能够产生这种故障电流,而不会让故障信号直接到达接口11。在该现场设备10中串联了两个可控电流吸收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德莱斯和豪瑟尔两合公司,未经恩德莱斯和豪瑟尔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1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