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膜药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2020.X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2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M·伊姆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库博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3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徐燕;郑建晖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 ||
1.一种药泵,包括:
多个可膨胀和可收缩的腔室,至少包含一个第一腔室、一个第二腔室和一个第三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被定位,以使得所述第一腔室的膨胀导致所述第二腔室的收缩,并且所述第一腔室的收缩导致所述第二腔室的膨胀;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被构造成连接到一个容器,该容器用于留存药物介质;
其中所述第三腔室利用所述第二腔室形成,并且包括(i)用于所述药物介质的入口,和(ii)排出所述药物介质的出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上的构件,其向内延伸并且当所述第二腔室随着所述第一腔室的膨胀而收缩时在所述第三腔室上皱缩,从而导致所述第三腔室收缩并排出所述药物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泵,其中所述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上,以当所述第二腔室膨胀时从所述第三腔室释放并升高远离所述第三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泵,其中所述第二腔室可连接到所述容器,以当所述第二腔室从收缩转变到膨胀时产生吸入压力,从而将所述药物介质抽入所述第二腔室并使得所述药物介质经所述第三腔室的入口进入所述第三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泵,其中所述第三腔室的入口对应于当所述第二腔室收缩时被所述构件密封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泵,还包括膨胀机构,其被联接到所述第一腔室,以使得所述第一腔室膨胀,并使得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收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泵,其中所述膨胀机构对应于加热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泵,其中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部分由波纹管结构形成的侧壁,以使得相应的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膨胀和收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泵,其中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部分由波纹管结构形成的侧壁,以使得所述腔室膨胀和收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泵,还包括管道,该管道从所述第二腔室延伸到所述药物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泵,还包括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管道上以防止至所述容器的回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泵,还包括控制元件,以控制所述第一腔室何时膨胀。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泵,还包括控制元件,以控制所述第一腔室何时被加热到膨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泵,其中所述控制元件根据占空比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将所述第一腔室加热到膨胀。
14.一种药泵,包括:
一个结构,其包含多个可膨胀长度,所述多个可膨胀长度组合提供多个可膨胀腔室,所述多个可膨胀腔室包括邻近第二腔室设置的第一腔室和在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的第三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被配置为(i)被热或功率可控制,以膨胀抵靠第二腔室,从而收缩所述第二腔室,以及(ii)当被膨胀时,收缩以使得所述第二腔室膨胀;
构件,其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延伸,并被定位为随着所述第二腔室的收缩向内移动,从而(i)封闭所述第三腔室的开口,以及(ii)收缩所述第三腔室一给定尺寸;
管道,其被定位从所述第二腔室延伸并连接到一个容器,从而当所述第一腔室收缩并且所述第二腔室膨胀时至少使得所述第二腔室能够接收来自所述容器的液体药;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是可控制的,以膨胀并迫使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构件将液体药压进所述第三腔室以及使该液体药从所述第三腔室的出口离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药泵,其中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部分由波纹管结构形成的侧壁,以使得腔室能够膨胀和收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泵,其中所述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膨胀或收缩时,所述结构的总长度基本不改变。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泵,其中所述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膨胀或收缩时,所述结构的总长度的变化比所述第一腔室的长度变化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库博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因库博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20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