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醇系树脂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2503.X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2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藤村敬介;本村治;红谷康文;松沼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B7/84 | 分类号: | B29B7/84;B29B7/72;B29B7/74;B29B13/00;C08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树脂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用挤出机等混炼机对含水状态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以下有时将聚乙烯醇系树脂简记为PVA)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以下有时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简记为EVOH)等乙烯醇系树脂一边进行混炼一边进行脱水来制造低含水率的乙烯醇系树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EVOH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对氧气等的阻气性、保香性、耐溶剂性、耐油性、机械强度等,成形为薄膜、薄片、瓶等,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医药用品包装材料、工业药剂包装材料、农药包装材料等各种包装材料而被广泛使用。
EVOH通常如下制备:在碱催化剂的存在下,以甲醇等醇为溶剂,在高温高压下使由乙烯和醋酸乙烯酯等脂肪酸乙烯酯的共聚合而得到的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皂化来制备。
以往,将皂化工序中得到的高温高压下的EVOH醇溶液中的一部分醇置换成水,在常压下形成稳定的EVOH的水/醇混合溶液,然后挤出到以水为主体的低温的凝固浴中,使其成股线状析出后再进行切割、粒料化,然后干燥形成制品。
然而,在该EVOH的制造法中,存在如下问题:醇会流到凝固浴中,并进一步挥发到空气中,成为使操作环境恶化的原因。
因此,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提出了将EVOH醇溶液中的大部分醇置换成水、将所得含水EVOH供给挤出机来边混炼边除去水分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PVA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对氧气的阻气性等,成形为薄膜、薄片而广泛用于各种材料。
PVA通常在碱催化剂的存在下、以甲醇等醇为溶剂、将由脂肪酸乙烯酯聚合而得到的聚乙烯酯皂化来得到,然而对于所得PVA醇溶液,也是将其挤出到以水为主体的低温的凝固浴中,在使之成股线状析出后进行切割、造粒,然后干燥形成制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848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的发明人等详细研究了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结果判明,由于将乙烯醇系树脂的醇溶液的醇置换成水而得到的含水乙烯醇系树脂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在挤出机中对其边混炼边除去水分是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乙烯醇系树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挤出机等混炼机中对含水状态的乙烯醇系树脂一边进行混炼一边进行脱水的工序,该方法在挤出机等混炼机中的处理效率高,可容易得到低含水率的乙烯醇系树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包括在混炼机中对含水乙烯醇系树脂一边进行混炼一边进行脱水的工序的乙烯醇系树脂的制造方法,通过利用该混炼机进行多阶段脱水,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最大特征在于,在混炼机中对含水状态的乙烯醇系树脂一边进行混炼一边进行脱水时,并不是仅用一段的混炼机来形成低含水率的乙烯醇系树脂,而是在多个混炼区域的前段的混炼区域将含水率降低至中间范围、在作为后段的最后的混炼区域使其含水率最终为10重量%以下。
发明的效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乙烯醇系树脂的制造方法,可有效地对大量的含水乙烯醇系树脂进行脱水,可容易地得到低含水率的乙烯醇系树脂。因此,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在工业上是有用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记载的技术特征的说明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代表例),但不局限于这些内容。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的乙烯醇系树脂是指通常具有20~100摩尔%、优选具有50~100摩尔%的羟基的亲水性树脂,具体可列举出PVA和EVOH。其中,特别优选使用熔点为120~200℃的乙烯醇系树脂。
<EVOH的说明>
首先说明本发明中使用的EVOH。
本发明中使用的EVOH通常是对共聚醋酸乙烯酯等脂肪酸乙烯酯与乙烯而得到的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进行皂化来得到的,以乙烯结构单元和乙烯醇结构单元为主要成分,根据皂化度,含有少量的乙烯酯结构单元。
本发明中使用的EVOH的乙烯含量通常为2~80摩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25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