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灰度校准的目标显示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2643.7 | 申请日: | 200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7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M·鲍格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H04N9/64;H04N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杨洁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灰度 校准 目标 显示 | ||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呈现在显示设备上的一致、准确,并且可预期的颜色,通常需要校准来调节显示的某些部分,以使得这些部分符合特定标准,诸如sRGB(标准红绿蓝)标准色彩空间。显示设备通常允许显示器亮度、对比度、灰度,和白点或色平衡的调节。校准显示设备的灰度有几条途径,名为非线性操作,用于在视频或静止图像系统中译码和解码亮度或三色值。一种这样的途径包括使用测量仪,其可包括色度计或分光光度计。另一种这样的途径向用户呈现指导灰度调节的视觉目标图像。传统上,用于灰度调节的视觉目标图像需要显示设备的观看者斜着看,或使用其它方法来模糊或将观看者的眼睛放在聚焦以外,以获得灰度的精确调节。这些视觉目标图像因此不是用户友好的,需要观看者方的相当多的时间和努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户界面和用于调节显示设备灰度的方法,该方法使得灰度值朝着预先确定的最佳灰度值移动。使用sRGB标准色彩空间,预先确定的最佳灰度值可以是2.2。提供了灰度调节目标来帮助允许有效和高效的灰度调节。灰度调节目标可包括内部目标因素和多个周围目标因素,并可从三个截然不同的逻辑层来构建。第一层是底部静态层,具有交替的亮线和暗线,其在一个情况中,可以是黑线和白线,并且在一个情况中可以是水平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替的暗线和亮线是等高的,但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线不是等高,使得暗线高于亮线,或者反过来。在另一实施例中,代替交替亮线和暗线来获得半调色的是,可采用随机散布的点,它获得与交替亮线和暗线相同的半调色效果。在某个图案给出了某一颜色或色调的一些或全部空间的视觉效果时,发生半调色或任何类型的部分调色。例如,如果图案使用等高白线和黑线,总体的视觉效果是灰色错觉。
第二层是由固体灰色覆盖构成的灰色静态层。该灰色覆盖的灰色值可被选择作为特定灰度值的目标。第三层是渐进层,其可以是具有全透明区域向外渐变为不透明区域的圆形梯度的形式。渐进层是用于调整灰色静态层的透明度的算子。作为结果的灰度调节目标是由这三层元素的图像处理合成所构建的单个图像,包括应用渐进层(例如,透明度梯度层)到灰色静态层(例如,固体灰层)。这允许底层静态层根据灰色静态层的透明度来透过灰色静态层示出。当灰度调节目标在灰度调节整个进程中不改变时,观看者对目标的感知改变,使得透过全透明区域可见的由线遮蔽的区域,在灰度比预先确定的最佳灰度值低时,比其周围亮,而在灰度比预先确定的最佳灰度值高时,比其周围暗。当灰度朝着预先确定的最佳灰度值进行调节时,全透明区域显得混入了其周围。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便以简化形式介绍将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发明内容并不旨在标识出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所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适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示例性计算环境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灰度值低于预先确定的最佳灰度值时的说明性的灰度调节目标。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灰度值高于预先确定的最佳灰度值时的说明性的灰度调节目标。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灰度值朝着预先确定的最佳灰度值调节时的说明性的灰度调节目标。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灰度调节目标和调节滑动机制的示例的灰度调节页的说明性的屏幕显示。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包括在其构建中的三个逻辑层的示例灰度调节目标的说明性部分。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使用灰度调节目标调节显示设备的灰度值的方法的说明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用细节来描述本发明的主题以满足法定要求。然而,该描述本身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的范围。相反,发明人设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还可结合其他当前或未来技术按照其他方式来具体化,以包括不同的步骤或类似于本文中所描述的步骤的步骤组合。此外,尽管术语“步骤”和/或“框”可在此处用于指示所采用的方法的不同元素,但除非而且仅当明确描述了各个步骤的顺序,否则该术语不应被解释为意味着此处公开的各个步骤之中或之间的任何特定顺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公司,未经微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2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有源降噪滤波器的泄漏因子
- 下一篇:基于图像构建的视频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