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性材料涂布的复合建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2911.5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6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杰里·D·博伊兹顿;罗伯特·J·郝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瑟登帝西普斯姆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3/04 | 分类号: | B32B13/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新红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材料 复合 建筑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建筑板材,所述复合建筑板材包括:
上部垫和下部垫,所述上部垫和下部垫由通过粘合剂保持在一起的非织造的无序排列的玻璃纤维形成,所述垫是多孔性的并且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
热塑性材料预涂层,所述热塑性材料预涂层被涂敷到所述上部垫和下部垫的所述无序排列的玻璃纤维上;
上部稠密浆料层和下部稠密浆料层,所述上部稠密浆料层和下部稠密浆料层分别涂布并渗透所述上部垫和下部垫,从而每一个垫的外表面基本上被浆料覆盖,由所述浆料限定的浆料边界层覆盖每一个垫的外表面,所述边界层具有介于约.01至2.0mm之间的厚度,所述上部稠密浆料层和下部稠密浆料层包含聚合物添加剂,所述聚合物添加剂增加所述复合板材的强度并且与所述热塑性材料预涂层结合;
芯浆料层,所述芯浆料层在所述上部稠密浆料层和下部稠密浆料层之间延伸并且与所述上部稠密浆料层和下部稠密浆料层结合,所述芯浆料层的密度小于所述上部稠密浆料层和下部稠密浆料层的密度,所述芯浆料层包含聚合物添加剂,所述聚合物添加剂与所述上部浆料层和下部浆料层的聚合物添加剂以及所述热塑性材料预涂层结合;
热熔热塑性材料涂层,所述热熔热塑性材料涂层的熔点介于100°至500℉之间,所述热熔热塑性材料涂层机械地附着于所述浆料边界层,所述热塑性材料涂层还与所述上部浆料层、下部浆料层和芯浆料层的所述聚合物添加剂以及所述热塑性材料预涂层交联,以形成复合聚合物基体,所述热塑性材料涂层的厚度介于.01至500密耳之间。
2.一种复合建筑板材,所述复合建筑板材包括:
多孔垫,所述多孔垫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
黏结浆料层,所述黏结浆料层渗透所述多孔垫并且基本上覆盖所述外表面,由所述浆料限定的边界层基本上覆盖所述多孔垫的所述外表面;
聚合物涂层,所述聚合物涂层机械地和化学地附着到所述边界层,并且在所述复合建筑板材内形成聚合物基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聚合物为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聚合物为乙烯丙烯酸(EAA)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聚合物是热固性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聚合物是热塑性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聚合物涂层和边界层交联以形成具有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链。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聚合物涂层冷却以形成外部板材表面,所述外部板材表面具有基于洛氏R硬度尺度的介于50至150之间的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聚合物涂层具有介于.01至500密耳之间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垫由通过树脂粘合剂保持在一起的非织造的无序排列的玻璃纤维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多孔垫包含热塑性材料涂层。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聚合物涂层是熔点介于约100℉至500℉之间的热熔热塑性材料。
13.一种复合建筑板材,所述复合建筑板材包括:
至少一个具有外表面的黏结浆料层,其中所述黏结层通过聚合物增强;
热塑性材料涂层,所述热塑性材料涂层与所述黏结层化学结合,从而在所述复合建筑板材内形成聚合物基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黏结浆料层由石膏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黏结浆料层包含聚合物添加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纤维垫嵌入在所述黏结浆料层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所述纤维垫通过树脂粘合剂保持在一起,并且其中所述纤维垫被包含在所述聚合物基体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建筑板材,其中在所述浆料层和所述热塑性材料涂层之间设置介入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瑟登帝西普斯姆公司,未经瑟登帝西普斯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29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