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三重形状记忆效应的聚合物网络及其形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3316.3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2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贝尔;安帝斯·里德宁;冯亚凯;乔格·佐马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亥姆霍兹盖斯特哈赫特材料研究中心和库斯特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1/00 | 分类号: | B29C61/00;B32B27/00;C08G18/06;C08G18/62;C08G18/68;C08G63/91;C08L67/00;C08L101/00;B29C6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德国盖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三重 形状 记忆 效应 聚合物 网络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三重形状记忆效应的聚合物网络及其形状设计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由聚合的形状记忆材料构成的层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与在文献中概括描述的双重形状记忆聚合物(其中可以通过物理的相互作用及通过共价键来实现形成网络)相比,三重形状记忆聚合物至今仅描述为基于共价接合的键的网络[Beilin,I.et al.,Polymerie triple-shape materials,PNAS(2006),103(48),S.18043-18047]。这种三重形状记忆聚合物由至少一种共价的交联点和至少两种转换链段(Schaltsegmente)构成。与双重形状记忆聚合物网络相似,三重形状记忆聚合物网络可以包含由聚(ε-己内酯)、聚醚、聚醚尿烷、聚酰亚胺、聚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聚乙烯化合物、聚苯乙烯、聚甲醛或聚(对二氧环己酮)构成的其它链段。通过引入可水解的集团(例如乙交酯,丙交酯,聚酸酐或聚原酸酯)可以实现可生物降解的三重形状记忆聚合物[Lendlein,A.& Langer,R.:Biodegradable,elastic shape-memory polymers for potentialbiomedical applications.Science,2002.296(5573):S.1673-1676,Lendlein,A.&Kelch,S.:Degradable,Multifunctional Polymerie Biomaterials with Shape-memory.Materials Science Forum,2005.492-493:p.219-224]。
可实现三重形状记忆效应的聚合物网络可以构造为AB-网络,其中两个链段用于弹性或用作侧链网络,在该侧链网络中在网联点之间的段主要用于弹性。前者可以例如通过聚(ε-己内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的聚合来实现(MACL)。侧链网络可以通过聚(ε-己内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ether Methacrylate)的聚合来实现(CLEG)。在图1中以图形示出了两种已知的网络结构;其中(1)表示PCHMA段,(2)表示PCL段,(3)表示PEG侧链以及(4)表示网联点。
对于形状设计,必须将样本的区段设置为暂时形状。对于形状设计例如可以应用以下方法:
·暂时将温度升高超过转换温度Tswitch,其中随后发生变形,
·暂时加入软化剂,使得环境温度超过Tswitch,其中随后发生变形并除去软化剂。
因此,部件的不同区段的形状设计必须对于部件的各区段单独地进行,其中对此需注意的是,一个区段的形状设计并不中断另一区段的形状设计。形状设计与转换温度相关地进行。实际上也就是说,首先以最高的Tswitch对区段进行形状设计,随后连续降低温度并在此后对其它区段进行形状设计。此外,也可以对单独的区段使用不同的形状设计方法。
为了实现部件的两种形状变化,将部件放入导热的介质中并随后顺序地升高介质温度,直至完成第一形状变化。一旦介质温度继续升高,则实现部件的另一形状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亥姆霍兹盖斯特哈赫特材料研究中心和库斯特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亥姆霍兹盖斯特哈赫特材料研究中心和库斯特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3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