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接型金属制装饰板材、金属制装饰板材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43583.0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4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三浦秀胜;中山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富科青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4C3/02 | 分类号: | B44C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冯雅;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接型 金属 装饰 板材 它们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压接固定于被粘体的金属制装饰图案、将装饰图案固定于被粘体而得的装饰板材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钟表用的零散文字(日语:バラ文字)或装饰部件等具有微细且复杂的形状的装饰图案通过下述方法形成:在金属板表面中的上述装饰图案部分以外的表面形成抗蚀剂膜,在金属板的表面形成与装饰图案相同形状的导电部,通过电沉积法使金属在该导电部上析出而形成装饰图案,将该装饰图案介以粘接剂层暂时转印并保持于膜等支承基材后,在装饰图案的暴露部分形成固定用粘接剂层,将该装饰图案从支承基材侧剥离的同时介以固定用粘接剂粘贴于钟表用显示板等被粘体的表面。
此外也采用与上述方法不同的下述方法:将金属层叠于绝缘性基材,用掩模抗蚀剂(masking resist)绘制该金属表面的所要的装饰图案,通过蚀刻处理除去未被掩模抗蚀剂覆盖的部分的金属,使装饰图案残留于绝缘性基材表面。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331479号公报)和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愿平8-27597号公报)等中揭示了形成上述电沉积图像的方法及其改进方法。
上述装饰图案多用于显示公司名或制品名。但是,公司名或制品名有时必须粘贴“i”、“j”、“ガ”等之类的非常小的点,将这样的点长期稳定地持续粘贴于被粘体的一面是极为困难的。
考虑到这一点,引用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3-12420号公报)中揭示了将电沉积图像密封在热熔融性树脂中而成的装饰板材。
此外,如果通过电沉积法或蚀刻法形成“V”、“W”、“A”等,则在锐角部分形成尖锐的边缘。该锐角部分不仅具有易磨损而外观受损的问题,而且还可能会钩到衣服的纤维或因处理时该锐角部分与皮肤接触而导致划破伤,还可能会追究企业的瑕疵担保责任。
为了解决该问题,用合成树脂被覆金属制的电沉积图像,但因为树脂的被覆,会产生电沉积图像本身所具有的金属光泽受损这一新问题。
引用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6-281652号公报)中揭示了用紫外线固化树脂将装饰图案固定于具有凹部的被粘体的方法,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存在下述问题:紫外线固化树脂的价格高的问题;紫外线的照射工序复杂的问题;因为紫外线从粘接剂层的边缘部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进入粘接剂层,所以包含紫外线固化剂的粘接剂层的粘接强度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的问题等。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3314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愿平8-2759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3-1242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6-281652号公报
发明的揭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容易地粘贴的压接型金属制装饰板材、用该压接型金属制装饰板材形成的金属制装饰板材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压接型金属制装饰板材的特征在于,包括:与形成于粘贴面的粘接预定面大致相同形状的金属制装饰图案;由双面压敏胶带构成的粘接固定层,该粘接固定层位于所述金属制装饰图案的底面,用于将所述金属制装饰图案粘接固定于粘接预定面;所述双面压敏胶带的除剥离层以外的部分通过激光束或冲压加工被切割成与金属制装饰图案的形状相同或比金属制装饰图案的各边缘小5~400μm。
本发明的装饰板材的特征在于,通过粘接固定层将压接型金属制装饰板材粘接于被粘体的粘接预定部而成;所述压接型金属制装饰板材包括:与形成于粘贴面的粘接预定面大致相同形状的金属制装饰图案;由双面压敏胶带构成的粘接固定层,该粘接固定层位于所述金属制装饰图案的底面,用于将所述金属制装饰图案粘接固定于粘接预定面;所述压接型金属制装饰板材是将所述双面压敏胶带的除剥离层以外的部分通过激光束或冲压加工切割成与金属制装饰图案的形状相同或比金属制装饰图案的各边缘小5~400μm后粘贴于金属制装饰图案而成的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富科青森株式会社,未经特富科青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3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清数字机顶盒系统
- 下一篇:工程爬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