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部分压接支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80143592.X 申请日: 2009-09-25
公开(公告)号: CN102215780A 公开(公告)日: 2011-10-12
发明(设计)人: H·保让;M·考桑迪 申请(专利权)人: 高级分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F2/06 分类号: A61F2/06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张兰英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部分 支架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008年9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194346,在此以参见的方式引入其全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医疗支架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治疗脉杈中或附近的损伤或其它问题的医疗支架。支架是内镜置管架子或者是通常放置在管腔内或植入静脉、动脉或其它管状身体器官内的其它装置,此种装置通过使脉管膨胀或通过使脉管壁加强来对阻塞、狭窄、动脉瘤、塌陷、解剖或衰弱、病变或异常胀大的脉管或脉管壁进行治疗。具体地说,支架被相当普遍地植入冠状系统、心脏系统、肺系统、神经和血管系统、外围血管系统、肾系统、肠胃系统以及生殖系统,并且已成功植入尿管、胆管、食道、气管支气管树以及大脑中,以使这些身体器官加强。目前,支架的两个重要普遍应用是:通过防止脉管壁弹性回弹并对脉管壁进行重新塑形来改进血管成形术的效果,以及通过将解剖位置处的内腔中的内膜瓣压在一起,来对由冠状动脉以及外围动脉进行气囊血管成形术所引起的血管壁进行解剖。传统的支架已用于治疗更复杂的血管问题,例如血管系统中的分叉位置处或附近的损伤,在此次级动脉从通常较大的主动脉中分支出来,而这具有有限的成功率。

传统的支架技术相对来说发展良好。传统的支架设计通常特征在于沿纵向轴线反复贯穿平移的、直管状、单个类型的胞室结构、构造或型式。在许多支架设计中,重复结构、构造或型式具有支柱和阻碍分叉处血流的连接气囊导管部分。此外,支柱和连接气囊导管部分的构造可阻碍后操作装置的使用,以对脉管分叉区域中的子系脉管进行治疗。例如,在由于移位病变组织(例如,由于斑块移动或“扫雪”)、闭塞、脉管痉挛、与内膜瓣脱开或不具有内膜瓣、血栓形成、栓塞和/或其它血管病而使母系脉管的治疗是次佳的情形中,在母系内腔中展开第一支架可防止外科医生通过脉管分叉的子系脉管的小孔插入子系支架。

鉴于不一致地考虑覆盖相对通达而设计常规支架。例如,为了促进覆盖,支架的胞室结构尺寸可最小,以较佳地支承脉管壁,由此防止或减小组织脱垂。为了有利于通达,胞室尺寸可最大,从而为血流和将来可能植入子系脉管的子系支架提供可通达性,由此防止“支架监禁”,并且使所要植入的材料量最小。常规的支架设计通常使一种考虑因素对于另一种考虑因素折衷,以试图实现两种情况。目前的发明家所观察到的问题包括:子系监禁、斑块移动的担忧、完全闭塞,而治疗的困难持续驱使目前的发明家发展新颖的输送系统,而新颖的输送系统更容易、安全且更可靠地被适用,以治疗上述各种血管疾病。

虽然传统支架例行地用在临床治疗中,临床数据示出这些支架并不能够完全防止支架中再狭窄(ISR)或内膜增生所引起的再狭窄。支架中再狭窄是支架植入之后由支架所覆盖的区域中的动脉再次发生狭窄或堵塞。采用管状支架治疗的患者会遭受支架中再狭窄。

已进行很多药理学尝试以减小由内膜增生所引起的再狭窄量。许多这些尝试已通过口腔或血管内注射来进行药物的全身输送。然而,全身通达的成功性具有局限性。

药物的全身输送具有固有局限性,这是由于难于对痛苦区域实现恒定的药物输送,并由于全身分配药物通常循环通过浓度峰值和低谷,产生中毒和无效的时间段。因此,为了有效,应以局部方式输送抗再狭窄药物。

一种用于局部药物输送的方法将支架用作输送工具。例如,装载有表示细菌贝它半乳糖激酶或人类组织类型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因子的支架用作治疗蛋白质输送工具。例如,参见Dichek,D.A等人发表于Circulation,80:1347-1353(1989)的“Seeding of Intravascular Stents With Genetically Engineered Endothelial Cells”。

题为“Intraluminal Drug Eluting Prosthesis”的美国专利号5679400、国际专利申请WO91/12779和题为“Stent With Sustained Drug Delivery”的国际专利申请WO90/13332披露如下支架装置:该支架装置能够输送抗血小板剂、抗凝剂、抗迁移试剂、抗代谢剂以及其它抗再狭窄药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级分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级分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35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