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用多个上行链路载波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3631.6 | 申请日: | 200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4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C·R·凯夫;D·帕尼;B·佩尔蒂埃;P·马里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南毅宁;刘国平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使用 上行 载波 进行 无线 传输 方法 设备 | ||
1.一种使用多个上行链路载波和多个下行链路载波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通过所述下行链路载波中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载波来接收控制信息;以及
该WTRU通过多个上行链路载波来传送数据或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TRU通过主上行链路载波来传送第一数据信道、第一导频信道、以及第一控制信道以用于进行在两种上行链路载波上被传送的上行链路传输,并且通过次级上行链路载波来传送第二数据信道和第二导频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TRU通过主上行链路载波来传送第一数据信道、第一导频信道、以及第一控制信道以用于进行在所述主上行链路载波上传送的上行链路传输,并且通过次级上行链路载波来传送第二数据信道、第二导频信道、以及第二控制信道以用于进行在所述次级上行链路载波上传送的上行链路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TRU通过所述主载波来传送第三控制信道以提供与下行链路传输相关的上行链路反馈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道承载用于多个下行链路载波的反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信道和所述第二数据信道包括增强型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所述第一导频信道和所述第二导频信道包括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而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包括增强型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道包括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TRU针对每个上行链路载波保持独立的活动集合,该活动集合包括无线电链路的集合,所述WTRU通过所述无线电链路在上行链路中进行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上行链路载波与至少一个特定下行链路载波相关联,由此所述WTRU将在下行链路载波上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应用到上行链路载波上的上行链路传输,该上行链路载波与所述WTRU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所通过的下行链路载波相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每个上行链路载波配置至少一个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E-RNTI),并且所述WTRU将接收到的绝对授权应用到相关联的上行链路载波上的E-DCH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绝对授权信道(E-AGCH)与每个上行链路载波相关联,并且所述WTRU将接收到的绝对授权应用到与接收该绝对授权所通过的E-AGCH相关联的上行链路载波上的E-DCH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相对授权信道(E-RGCH)和E-DCH HARQ指示符信道(E-HICH)的一个集合与每个上行链路载波相关联,并且所述WTRU将接收到的相对授权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应用到相关联的上行链路载波上的E-DCH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WTRU接收多个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每个TPC命令被用于特定上行链路传输载波的发射功率控制;以及
所述WTRU根据相应的TPC命令来调整上行链路载波上的发射功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上行链路载波的TPC命令是在与该上行链路载波相关联的下行链路载波上接收到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WTRU在所述上行链路载波中的每个上行链路载波的上行链路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上发送独立的TPC命令,其中所述TPC命令是基于从相应的下行链路载波独立地测量的信号质量而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未经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36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基片与盖片一体化注塑成型模具
- 下一篇:同轴电缆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