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动体的前进运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43878.8 | 申请日: | 2009-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3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根津干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主分类号: | E05F1/16 | 分类号: | E05F1/16;E05C21/00;E05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家浩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动体 前进 运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前进运动机构的改良,所述前进运动机构对于朝着预定位置前进运动的可动体,具有在其前进运动的途中到预定位置的过程中时而施加制动力时而助推(辅助)其前进运动,或者同时进行施加制动力和助推的功能。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机构,它可使将上部容纳在轨道状体内而支撑的可动体前进运动到自动运行开始位置后自动运行前进运动到停止位置。
该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述轨道状体内的撞击体、在可动体上部形成的沿可动体的移动方向一直连续的凹部内沿该移动方向可动地容纳着的捕捉器、和捕捉器的加力装置。捕捉器具有相对捕捉器主体可出没地设置的捕捉器限制器、可前后运动地设置并且处于非抱持状态时从前方接纳撞击体的撞击体抱持体以及上述部件的加力体,利用该加力体,捕捉器限制器从捕捉器主体突出时,抱持体在前进位置处于非抱持状态,并且抱持体在后退位置处于抱持状态时捕捉器限制器被拉回到捕捉器主体内。在凹部中形成有突出时的捕捉器限制器的配合孔,在使捕捉器限制器配合到该配合孔的捕捉器基准位置,形成了提供给加力装置的积蓄力。接着,在可动体前进运动到自动运行开始位置时撞击体可以进入处于基准位置的捕捉器的抱持体内。一旦进入,则挤压撞击体,抱持体移动到后退位置,撞击体通过抱持体被捕捉到捕捉器中。与此同时,捕捉器限制器从配合孔脱出,通过上述加力部件的加力,捕捉器在凹部内相对地移动,由此使可动体强制地前进运动到停止位置。
并且,在该机构中,利用捕捉器的撞击体的捕捉状态保持为利用容纳该捕捉器的壳体的左右侧壁、从外侧压住抱持体。(参考专利文献1中第0049段)因此,在发生扩大该壳体的左右侧壁间的间距的变形时,就无法保持利用捕捉器的撞击体的捕捉状态。此外,与此相反地,在发生该壳体的左右侧壁间的间距减小的变形时,会妨碍捕捉器的顺畅移动。典型地,在作为安装了构成该前进运动机构的壳体的可动体的拉门由木材构成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由于该拉门一侧温湿度等的影响而发生的收缩等变形,并由此引发的上述壳体的左右侧壁间的间距的变化。
专利文献1:特开2007-3090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点是,在这种可动体的前进运动机构中使接受部件(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捕捉器)总是顺畅地移动,同时确保抵接体(相对于专利文献1的撞击体)的捕捉状态总是稳定。
解决问题的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可动体的前进运动机构具备:接受部件,该接受部件能够移动地容纳在主体内,该主体容纳在设于可动体及支撑该可动体使其能够往复运动的固定体的任意一方的凹部内,并且该接受部件与对可动体前往预定位置的前进运动施加制动力的制动装置、使可动体前进运动到预定位置的助推装置或者该制动装置及助推装置连接;以及
抵接体,该抵接体设置在可动体及固定体的另一方,在可动体的前进运动过程中与接受部件抵接而在上述主体内移动,
至少上述主体上的接受部件的移动部位在上述凹部的敞开侧敞开,并且具有对该接受部件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壁部,
而且,与该壁部邻接地或者在该壁部内具备该壁部的变形防止装置。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可动体的前进运动机构具备:接受部件,该接受部件能够移动地容纳在主体内,该主体容纳在设于可动体及支撑该可动体使其能够往复运动的固定体的任意一方的凹部内,并且该接受部件与对可动体前往预定位置的前进运动施加制动力的制动装置、使可动体前进运动到预定位置的助推装置或者该制动装置及助推装置连接;以及
抵接体,该抵接体设置在可动体及固定体的另一方,在可动体的前进运动过程中与接受部件抵接而在上述主体内移动,
至少上述主体上的接受部件的移动部位在上述凹部的敞开侧敞开,并且具有对该接受部件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壁部,
该壁部由比主体其他部位的构成材料刚性更高的材料构成。
该抵接体的接受部件通过该主体的壁部对与抵接体抵接后的移动进行导向。因此,当主体的壁部由于某些原因而变形时,会妨碍接受部件的移动。通过防止至少在主体的接受部件的移动部位的壁部变形,从而能够使接受部件的移动总是顺畅地进行并使可动体向预定位置的前进运动顺畅进行。
发明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中,由于能够防止在位于主体上的接受部件的移动部位的、对该接受部件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壁部发生变形,因此能够使接受部件的移动总是顺畅地进行,并且能够确保抵接体的捕捉状态总是稳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利富高,未经株式会社利富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38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