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在其内表面上沉积溶胶-凝胶而被涂覆的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44192.0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J-M·朱丽安;M·芳苔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莱雅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34/00 | 分类号: | A45D34/00;C03C17/00;C08G77/00;C23C18/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力更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其内 表面上 沉积 溶胶 凝胶 被涂覆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所述容器在其内表面上配备有涂层,该容器尤其适合用于化妆品组合物尤其是液体组合物或者凝胶形式的组合物的包装。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类型的容器,所述容器具有透明本体并且其中内涂层包含着色剂和/或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试剂。
背景技术
在此使用的术语″容器″表示任何适合于容纳尤其是液体组合物以及其它物质的装置。典型地,本说明书范围内的容器是小瓶(vial)、瓶子(bottle)、罐子、管子、圆瓶或者小罐。更一般地,它可以是任何用于包装化妆品的制品。
当容器被液体完全充填时,其表面的仅仅一部分与所述液体接触。在本说明书的范围内,容器的“内表面”是指当容器被完全充填时与该液体接触的容器的表面的部分。相反,当容器被完全充填时不与该液体接触的容器的表面的剩余部分被称作“外表面”。而且,当容器充满时被液体充填的容器的体积被称作容器的“内腔”。
尤其是出于美学装饰、标签或保护目的而在其全部或者部分表面上进行涂覆的各种类型的容器目前是已知的。
多数情况下,这类涂层被施加到容器的全部或部分外表面(通常通过沉积油漆、油墨、聚合物或清漆来进行),其在容器上的沉积通常没有任何特定的技术问题。
尤其在化妆品包装的领域中,希望一种不同的更为特定类型的涂层,即在容器的全部或部分内表面上提供的涂层。
该类型的内涂层在下述情况下被发现是特别有价值的,即当容器的本体是透明的并且显示出沉积的内涂层时(例如当容器由玻璃或塑料制成时)。特别地,在透明小瓶的表面上沉积的着色内涂层提供了令人感兴趣的美学效果,具有与小瓶的厚度相对照的应用于内涂层的着色的深度效果,该效果通常在小瓶具有刻面并且其壁更厚时而更为显著。
配备有上述类型的着色内涂层的容器已被提出,尤其用于包装香水。不过,在该方面,仅有公开文献涉及不允许与化妆品组合物直接接触的内涂层的沉积。
更具体地,已经提出通过涂漆,通常通过沉积着色的清漆或油漆使香水小瓶的内表面着色。问题在于在通过涂漆沉积的着色的涂层中所存在的着色剂往往会向与它们接触的化妆品组合物中迁移,尤其是当所述组合物是含醇组合物如香水时。这可以在非常短的期限内导致化妆品组合物不可接受的着色和/或导致内涂层的着色的损失,这也是不利的。
因而,利用配有上述类型的着色的内涂层的容器,化妆品组合物不可能被原样容纳在容器中。在这种容器中的化妆品组合物的包装当然已经被描述过,但在该特定情况下,组合物本身并不是被容纳在容器中而是容纳在保护组合物的软质容器如塑料袋中。在该情况下,化妆品组合物在中间软质容器中的包装使得能够避免化妆品组合物与内涂层的任何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类型的容器,该容器在其内表面上通过涂层而被涂覆,该涂层可以是着色的并且还适合于化妆品组合物的直接包装,而不必禁止化妆品组合物与该涂层的接触。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一种容器,该容器在其全部或者部分内表面上具有通过溶胶-凝胶法获得的无机氧化物基涂层。
术语″溶胶-凝胶法″在此在其广义上被理解,并且是指一种已知类型的方法,其中包含至少一种无机烷氧基化合物(alkoxide)前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式M(OR)n的烷氧基化合物,其中M表示硅或金属如Al或Ti;n表示元素M的化合价;并且n个基团-OR是相同或不同的有机基团,例如烷氧基基团)的介质被水解。由于其水解,在溶胶-凝胶法中使用的烷氧基化合物类型的前体被转化成羟基化物种(通常具有式M(OH)n,其中M和n具有以上给出的含义),其通过一种与该无机前体的聚合相当的方法而一起缩合形成无机氧化物颗粒)。典型地,这些水解和缩合反应首先得到溶胶(氧化物颗粒的悬浮液),其逐渐变得浓缩,正在形成的颗粒占据越来越大的体积级分,由此获得凝胶;因而以通用表述“溶胶-凝胶”指称这种类型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莱雅公司,未经欧莱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4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