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药物组合物递送至有需要的患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44425.7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9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布赖恩·奥尔特;埃弗拉杜斯·奥莱曼斯;约翰·R·普拉切特卡;马克·索斯泰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波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1/192;A61K31/4439;A61P19/02;A61P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桉 |
地址: | 瑞典南***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 组合 递送 需要 患者 方法 | ||
1.萘普生或者其药用盐以及艾美拉唑或者其药用盐在制备单位剂量形式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艾美拉唑或者其药用盐在约0或者更大的pH从所述单位剂量形式释放,其中作为AM剂量将第一单位剂量形式进行给药且作为PM剂量将第二单位剂量形式在约10小时后进行给药以达到以下目标:
i)对于萘普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pk)分布,其中:
a)AM剂量具有约81μg/mL的平均Cmax和约2.5至约4小时的到达最大浓度的中位时间(Tmax),且
b)PM剂量具有约76.2μg/mL的平均Cmax和约10至约14小时的中位Tmax;和
ii)对于艾美拉唑的药物代谢动力学(pk)分布,其中:
a)AM剂量具有从给药AM剂量的零时至在给药AM剂量后约10小时的约850hr*μg/mL的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am),且
b)PM剂量具有从给药PM剂量的零时至在给药PM剂量后约14小时的约650hr*μg/mL的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4,pm)。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
a)就所述萘普生的AM剂量而言平均Cmax为约86.2μg/mL且所述中位Tmax为约3.0小时;且
b)就所述PM剂量而言平均Cmax为约76.8μg/mL且所述中位Tmax为约10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
a)就所述萘普生的AM剂量而言平均Cmax为约80.9μg/mL且所述中位Tmax为约3.0小时;且
b)就所述PM剂量而言平均Cmax为约76.2μg/mL且所述中位Tmax为约10.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
a)就所述艾美拉唑的AM剂量而言从给药AM剂量的零时至在给药AM剂量后约10小时的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am)为约1216hr*μg/mL,且
b)就所述艾美拉唑的PM剂量而言从给药PM剂量的零时至在给药PM剂量后约14小时的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4,pm)为约919hr*μg/mL。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
a)就所述艾美拉唑的AM剂量而言从给药AM剂量的零时至在给药AM剂量后约10小时的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am)为约2779hr*μg/mL,且
b)就所述艾美拉唑的PM剂量而言从给药PM剂量的零时至在给药PM剂量后约14小时的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4,pm)为约2066hr*μg/mL。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进一步达到以下药物代谢动力学(pk)分布的目标,所述分布就艾美拉唑而言从给药第一剂量的零时至在给药第一剂量后约24小时的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为约1500hr*μg/mL。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用途,其中就艾美拉唑而言从给药第一剂量的零时至在给药第一剂量后约24小时的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为约2000hr*μg/mL。
8.根据权利要求6的用途,其中就艾美拉唑而言从给药第一剂量的零时至在给药第一剂量后约24小时的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为约4911hr*μg/mL。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进一步达到以下目标:其中在达到稳态后在约24小时内胃内pH保持约4.0或者更大的平均时间百分数为至少约41%。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用途,其中在达到稳态后在约24小时内胃内pH保持约4.0或者更大的平均时间百分数为至少约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波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波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44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