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原地橡胶处理类型的三层帘线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4895.3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9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T·鲍狄埃;J·图桑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7/14 | 分类号: | D07B7/14;D07B1/06;D07B5/12;D07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张小文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原地 橡胶 处理 类型 三层 方法 设备 | ||
1.一种方法,其利用M+N+P结构的三个同心层(C1、C2、C3)来制造金属帘线,该三个同心层包括第一内层(C1)、第二中间层(C2)和第三外层(C3),该第一内层(C1)由M根直径为d1的丝线构成,M从1到4进行变化,在该第一内层(C1)周围,N根直径为d2的丝线在所述第二中间层(C2)当中以捻距p2一起螺旋缠绕,N从3到12进行变化,在该第二中间层(C2)周围,P根直径为d3的丝线在所述第三外层(C3)当中以捻距p3一起螺旋缠绕,P从8到20进行变化,所述方法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步骤:
-通过将N根丝线在所述第一层(C1)周围进行捻合的组装步骤,从而在称为“组装点”的点上形成M+N结构的称为“芯股”的中间帘线;
-在所述组装点下游的包覆步骤,其中所述M+N芯股被包覆了未交联状态下的称为“填充橡胶”的橡胶配合物;
-组装步骤,其中所述第一层(C3)的P根丝线在因此被包覆的芯股周围进行捻合;
-最终的捻合-平衡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直径d2包括在从0.08到0.45mm的范围内,并且捻距p2包括在从5到30m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组装点的下游,施加在所述芯股上的拉伸应力包括在所述芯股的断裂强度的10%和2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填充橡胶的橡胶是二烯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烯弹性体选自:聚丁二烯、天然橡胶、合成聚异戊二烯、丁二烯的共聚物、异戊二烯的共聚物以及这些弹性体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烯弹性体是异戊二烯弹性体,优选地为天然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填充橡胶的挤出温度包括在50℃和12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包覆步骤期间,被传送的填充橡胶的量在每克最终帘线中包括在5和40mg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芯股在包覆之后被覆盖的填充橡胶的最小厚度超过5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直径d3包括在0.08到0.45mm的范围内,且所述捻距p3大于或等于p2。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层(C3)的丝线以与所述第二层(C2)的丝线相同的捻距和相同的捻合方向来螺旋缠绕。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M等于1,所述直径d1包括在0.08到0.50mm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N从5到7进行变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P从10到14进行变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层是饱和层。
16.一种依次进行橡胶处理和组装的设备,其能够用来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在形成帘线的时候,沿着所述帘线的行进方向从上游到下游,所述设备包括:
-供给装置,一方面,该供给装置供给第一层(C1)的M根丝线,另一方面,该供给装置供给第二层(C2)的N根丝线;
-第一组装装置,通过捻合,该第一组装装置将N根丝线进行组装,以在称为组装点的点上在所述第一层(C1)周围来设置第二层(C2),从而形成M+N结构的称为“芯股”的中间帘线;
-包覆所述M+N芯股的装置,其位于所述组装点的下游;
-第二组装装置,其位于所述包覆装置的出口处,通过捻合,该第二组装装置在因此被包覆的所述芯股周围来组装P根丝线,从而设置第三层(C3);
-捻合平衡装置,其位于所述第二组装装置的出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48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