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饱和烃和含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44917.6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9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椿范立;相田冬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富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1/04 | 分类号: | C07C1/04;B01J23/889;B01J35/10;C07C9/02;C07C9/04;C07C9/14;C07C9/22;C07C11/02;C07C29/156;C07C31/04;C07C31/08;C07C31/10;C07C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饱和 氧化 制造 方法 催化剂 及其 | ||
1.一种不饱和烃和含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
第一工序,将催化剂分散在聚α-烯烃中,通过一氧化碳或合成气对所述催化剂进行还原,其中所述催化剂是将铁负载于含有锰且平均孔径为2~100nm的载体上而制得的;
第二工序,使所述第一工序中的还原后的所述催化剂与合成气在反应温度100~600℃、反应压力0.1~10MPa的条件下接触,得到含有不饱和烃和含氧化合物的反应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饱和烃和含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将反应温度保持在280℃±2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饱和烃和含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是在所述载体上进一步负载铜和/或钾而制得的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不饱和烃和含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平均孔径为2~50nm。
5.一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是将铁负载于含有锰且平均孔径为2~100nm的载体上而制得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是在所述载体上进一步负载铜和/或钾而制得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平均孔径为2~50nm。
8.一种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
第三工序,将含有锰且平均孔径为2~100nm的载体与含有铁的溶液混合;
第四工序,对所述第三工序中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减压和干燥,使所述铁附着在所述载体的细孔内来得到催化剂前体;
第五工序,对所述第四工序中得到的所述催化剂前体进行烧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富山大学,未经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富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49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阻值范围判定装置
- 下一篇:活动组接型吊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