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固体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48585.9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9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土田靖;上野幸义;滨重规;中本博文;长濑浩;神谷正人;高田和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独立行政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H01M10/0525;H01M10/0562;H01M4/13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孙志湧;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池 | ||
1.一种全固体电池,包括:
正电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层包括正电极活性材料;
负电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电极活性材料层包括负电极活性材料;
固体电解质层,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形成在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层和所述负电极活性材料层之间,其中,
当固体电解质材料与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反应时,在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和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之间的界面处,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形成电阻层,并且所述电阻层增加所述界面的电阻,
在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和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之间的所述界面处形成有反应抑制部,
所述反应抑制部抑制在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和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之间的反应,并且,
所述反应抑制部是包括阳离子部和聚阴离子部的化合物,所述阳离子部由金属元素形成,所述聚阴离子部由与多个氧元素形成共价键的中心元素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聚阴离子部的所述中心元素的电负性大于或等于1.7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层包括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括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的表面涂覆有所述反应抑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阳离子部是Li+。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聚阴离子部是PO43-或SiO4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包含桥连硫族元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桥连硫族元素是桥连硫或桥连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是氧化物基正电极活性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反应抑制部被形成为其中维持所述聚阴离子部的聚阴离子结构的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化合物是非晶化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和所述化合物相互混合以在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和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之间的所述界面处形成所述反应抑制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反应抑制部的厚度范围从1nm至5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独立行政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独立行政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85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清洗水道的加油装置
- 下一篇: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型集装箱通风孔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