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氮共渗部件及碳氮共渗部件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48593.3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9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佐野直幸;堀本雅之;冈田善成;天野政树;二宫彬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1/06;C21D6/00;C22C38/18;C22C38/22;C23C8/32;C23C8/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氮共渗 部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碳氮共渗部件,其特征在于,该碳氮共渗部件的钢材坯料按质量%计含有C:0.10~0.35%、Si:0.15~1.0%、Mn:0.30~1.0%、Cr:0.40~2.0%、S:0.05%以下,其余部分由Fe和杂质构成,
在从该碳氮共渗部件的硬化层的表面到有效硬化深度位置的区域中,分散有ε-Fe3N和/或ζ-Fe2N的铁氮化物颗粒,且残留奥氏体分解为贝氏体铁素体、Fe3C和α”-Fe16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氮共渗部件,其特征在于,钢材坯料按质量%计进一步含有Mo:0.50%以下。
3.一种碳氮共渗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使用下述钢材的碳氮共渗部件的制造方法:按质量%计含有C:0.10~0.35%、Si:0.15~1.0%、Mn:0.30~1.0%、Cr:0.40~2.0%、S:0.05%以下,其余部分由Fe和杂质构成的钢材,所述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到步骤4的处理:
步骤1:保持于温度为900~950℃的渗碳性气氛中,从而对该钢材进行渗碳,
步骤2:保持于温度为800~900℃、氮势为0.2~0.6%的碳氮共渗气氛中,从而对该实施过渗碳的钢材实施碳氮共渗,
步骤3:对该实施过碳氮共渗的钢材进行淬火,
步骤4:将该实施过淬火的钢材在超过250℃且350℃以下的温度下回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氮共渗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钢材按质量%计进一步含有Mo:0.5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85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