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照相感光体、制作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以及电子照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9122.4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2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根桥和希;中村洋一;高木郁夫;北川清三;铃木信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5/14 | 分类号: | G03G5/14;G03G5/00;G03G5/0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朱黎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照相 感光 制作 方法 以及 装置 | ||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它包括依次层叠在电导基底上的下涂层和光敏层,其中,所述下涂层包含经有机化合物表面处理过的金属氧化物细小颗粒和用二羧酸、二醇、三醇和二胺作为必需组成单体合成得到的共聚物树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二羧酸的共聚比记为a(摩尔%),所述二醇的共聚比记为b(摩尔%),所述三醇的共聚比记为c(摩尔%),所述二胺的共聚比记为d(摩尔%)时,a、b、c和d满足以下式(1)的关系:
-10<a-(b+c+d)<10 (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羧酸包括至少一种芳族二羧酸和脂肪族二羧酸,当所述芳族二羧酸的共聚比记为a1(mol%),所述脂肪族二羧酸的共聚比记为a2(mol%)时,式(1)中a满足a=a1+a2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a1为23-39,a2为11-27,b为21-37,c为6-22和d为0.01-1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芳族二羧酸是间苯二甲酸,或者所述脂肪族二羧酸是己二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芳族二羧酸是间苯二甲酸,和所述脂肪族二羧酸是己二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醇是新戊二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醇是三羟甲基丙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是苯并胍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树脂是用间苯二甲酸和/或己二酸作为二羧酸,新戊二醇作为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作为三醇,以及苯并胍胺作为二胺合成得到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细小颗粒是一种或多种选自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锌和氧化铜的细小颗粒。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细小颗粒经过一种或多种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处理,所述有机化合物选自硅氧烷化合物、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和硅烷偶联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涂层包含三聚氰胺树脂。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层包含一种或多种粘合剂,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苯氧基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砜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和甲基丙烯酸酯树脂。
15.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用于下涂层的涂覆液,所述涂覆液包含经有机化合物表面处理过的金属氧化物细小颗粒和用二羧酸、二醇、三醇和二胺作为必需组成单体合成得到的共聚物树脂;和
将所述涂覆液施涂到电导基底上来形成下涂层。
16.一种电子照相装置,所述电子照相装置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17.一种串联彩色电子照相装置,所述串联彩色电子照相装置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91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系统
- 下一篇:电化学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