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9282.9 | 申请日: | 200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西内大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金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刺装置,其具有针体,使该针体瞬间突出对皮肤进行穿刺。
背景技术
对糖尿病患者推荐自己测定血糖值的变动进行日常的自我管理。测定血糖值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已被实用化,该血液成分测定装置中安装有浸渍了根据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而显色的试剂的试纸,该试纸被提供血液后显色,通过光学地测定其显色的程度而求出血糖值并进行显示。
患者在采集自己的血液时,使用具有能够在轴向进退的针的穿刺装置。这样的穿刺装置,例如日本特表2007-536008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使用在轴向弹压针的驱动弹簧,该驱动弹簧从压缩的状态伸长,从而使上述针瞬间突出并刺穿皮肤(例如,手指、手掌、手臂等)使血液微量流出,并且,在进行穿刺之后,通过与上述驱动弹簧分体设置的拉回弹簧使上述针从皮肤拔出并收纳到壳体内。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分别单独地设置在轴向弹压针的驱动弹簧、和用于在穿刺后使针后退的拉回弹簧,其构造复杂且会导致制造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在于通过实现结构的简化而提供廉价的穿刺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
针,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具有锐利的针尖;
针移动机构,使所述针向所述壳体的基端方向移动;以及
抵接部件,用于与皮肤抵接,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移动地设置且将所述针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
在所述抵接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基端方向移动时,在所述针尖从所述抵接部件的端部露出之后,该针向基端方向移动,所述针尖被收纳在所述抵接部件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穿刺装置中不需要设置用于向穿刺方向弹压针体使之发射的弹性体,因此能够进行稳定的穿刺并且能够成为简单的结构。而且,随之,由于穿刺装置是简单的结构因此能够量产,随之能够廉价地制造。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
针体,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由具有锐利的针尖的针和保持该针的针座构成;
一个以上的臂,在所述臂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臂通过该第一连接部而与所述针座连接,并在初始状态下从该第一连接部向基端方向倾斜;
支承杆,通过设置于所述臂的另一端上的第二连接部而被连接在所述臂上,并从该第二连接部向前端方向延伸,所述支承杆的前端被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以及
抵接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移动地设置且将所述针体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该抵接部件具有:抵接部,用于与皮肤抵接;前端开口,设置在该抵接部上,用于使所述针尖露出;以及支点部,设置在该前端开口的相反侧,
在所述抵接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基端方向移动时,所述针尖从所述前端开口露出,进一步,所述支点部抵接于所述臂,使该臂以该支点部为中心转动,由此,使该臂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向所述前端方向倾斜,所述针体向基端方向移动,所述针尖被收纳在所述抵接部件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进行以下动作,抵接部件的抵接部与皮肤抵接着向基端方向移动时,针的针尖从该抵接部件的前端开口露出而刺穿所述皮肤,并且该抵接部件向所述基端方向进一步移动,支点部与所述臂抵接并使该臂转动,使包括所述针在内的针体向所述基端方向移动,从而使针尖收纳到所述抵接部件的内部。
因此,穿刺装置中不需要设置用于向穿刺方向弹压针体使之发射的弹性体,因此能够进行稳定的穿刺并成为简单的结构。并且,由于穿刺装置是简单的结构故能够量产,随之能够廉价地制造。
再有,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
针体,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由具有锐利的针尖的针和保持该针的针座构成;
抵接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移动地设置且将所述针体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该抵接部件具有:抵接部,用于与皮肤抵接;和前端开口,设置在该抵接部上,用于使所述针尖露出;
弹力部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在所述针体与所述抵接部件之间,用于向基端方向弹压该针体;以及
解除机构,能够解除所述针体向所述基端方向的位移限制状态,
在所述抵接部件向所述基端方向移动时,针尖从所述前端开口露出,该抵接部件利用所述解除机构解除所述针体的位移限制状态,从而所述针体在所述弹力部件的弹力作用下向基端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9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混合听觉假体中的伪迹消除
- 下一篇:发送和接收立体图像数据的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