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两阶段闩锁的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9743.2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6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亚当.P.泰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飞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阶段 连接器 组件 | ||
1.一种连接器组件(1),包括:
外壳(26),该外壳从配合端(11)延伸到端接端(12)并且包括设置在配合端(11)和端接端(12)之间的柔性闩锁(401),所述配合端(11)被配置成与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配合;以及
浮动闩锁(4),该浮动闩锁可滑动地连接到外壳(26)位于柔性闩锁(401)和外壳(26)的配合端(11)之间,浮动闩锁(4)在被配置为以锁闭在外壳(26)和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上的相对端(51,52)之间延伸,其中,当外壳(26)沿着配合方向移动以与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配合时,浮动闩锁(4)随着外壳(26)移动直到浮动闩锁(4)的相对端(51)之一与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耦接,并且在浮动闩锁(4)耦接到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之后,外壳(26)继续沿着所述配合方向相对于浮动闩锁(4)移动使得浮动闩锁(4)相对于外壳(26)滑动直到相对端(52)之一与外壳(26)的柔性闩锁(401)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浮动闩锁(4)和外壳(26)沿着所述配合方向移动到浮动闩锁(4)接合并且锁闭在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上的第一阶段,外壳(26)继续沿着所述配合方向移动到第二阶段而浮动闩锁(4)保持静止,浮动闩锁(4)在所述第二阶段接合并锁闭在外壳(2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当浮动闩锁(4)接合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时,外壳(26)被接收到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中到达第一深度尺寸,当浮动闩锁(4)接合外壳(26)时,外壳(26)被接收到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中到达更大的第二深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当外壳(26)从所述第一深度尺寸移动到所述第二深度尺寸时,浮动闩锁(4)相对于外壳(26)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壳(26)中的电缆端子(28)和导电的短路杆(23),其中当浮动闩锁(4)接合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时电缆端子(28)与所述管座连接器子组件的导体端子(36)配合,当浮动闩锁(4)接合外壳(26)时短路杆(23)与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的联锁端子(18)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在以配合关系将短路杆(23)和联锁端子(18)固定之前,浮动闩锁(4)以配合关系将电缆端子(28)和导体端子(36)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壳(26)的电缆端子(28)和短路杆(23),电缆端子(28)被配置成与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的导体端子(36)配合以在它们之间传输电流,短路杆(23)被配置成与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的联锁端子(18)配合以闭合控制电缆端子(28)和导体端子(36)之间的电流的传输的联锁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在短路杆(23)与联锁端子(18)配合且浮动闩锁(4)接合外壳(26)之前,电缆端子(28)与导体端子(36)配合且浮动闩锁(4)接合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浮动闩锁(4)可枢转地耦接到外壳(26)以允许浮动闩锁(4)的与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耦接的端部(51)从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升高并脱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当外壳(26)从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移除时在与管座连接器子组件(3)脱开以使电缆端子(28)与导体端子(36)未配合之前,浮动闩锁(4)与外壳(26)脱开以使短路杆(23)与联锁端子(18)未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97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