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术针型锻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0064.7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5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J·斯塔梅茨;J·普赖斯;E·雷诺;K·巴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西康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铁宏;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锻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针附着到缝合线(例如用于制备适合外科应用的带针缝合线)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利用型锻工艺将手术针附着到缝合线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多种将针型锻到缝合线上的方法。在一种熟知类型的手术针中,将缝合线的自由端插入针钝端(“针端管”)内的轴向孔中,并且在型锻模撞击针端管外表面时保持在该位置内,从而将孔的一部分压挤到缝线上。该孔的被压挤部分通过机械干涉和表面接触(摩擦)夹紧缝线。进行型锻过程,以便在针端管和缝线之间产生附着,该附着达到或超出诸如USP 23<871>之类标准中的附着(或“拔出”)强度要求。
一种形成良好的缝线附着的方法是多次击打型锻,在该方法中,针受到具有受控深度但分布在较大面积上(例如围绕针的周围)的型锻(即压挤)。为了实现这种型锻,可以将针在多次型锻压挤之间相对于型锻模旋转。这样,进行多次角度偏移型锻操作(击打),以将单根针附着到单根缝线上。虽然该方法提供了良好的附着,但对针端管的每次击打会在针端管和缝线内产生应力。制造针和缝线的材料本质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锻性,但在达到可锻性极限时,该材料会失效,就针而言会导致开裂和失去附着或破损。当使用包括诸如4310SS、镍-钛SS和420SS之类高级合金在内的较硬合金时,开裂是个特定的问题。此外,针材具有一些弹性,因此残余应力的释放会导致针端管随时间推移而松弛,从而导致针孔和缝线之间失去附着。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缝线附着到针端管上的装置。针端管具有第一径向限定部(或“顶部”)、与第一径向限定部相对的第二径向限定部(或“底部”)、在顶部和底部之间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向部(或“侧面”)、以及在针端管末端形成的用于接纳缝线末端的孔。该装置包括具有第一锻模和第二锻模的第一锻模组,其中至少一个锻模可相对于另一个移动。第一锻模具有位于其中的凹槽,该凹槽用于接纳针端管,以将第一和第二锻模中的一者或两者向另一者移动而导致第二锻模压挤针端管顶部,从而将缝线贴着孔的内表面压挤。第一锻模的凹槽至少部分地被曲面限定,该曲面的尺寸和形状被适当确定以保护针端管的底部和侧面在压挤针端管顶部过程中免于显著变形。该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三和第四锻模的第二锻模组,其中至少一个锻模可相对于另一个移动。第三锻模具有位于其中的凹槽,该凹槽用于接纳针端管,以将第三和第四锻模中的一者或两者向另一者移动而导致第四锻模压挤针端管底部,从而将缝线贴着孔的内表面压挤。第三锻模的凹槽至少部分地被曲面限定,该曲面的尺寸和形状被适当确定以保护针端管的侧面在压挤针端管底部过程中免于显著变形。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利用两个压挤行程将缝线附着到上述类型针端管的方法。第一压挤行程压挤针端管顶部,使得缝线被贴着孔的内表面压挤,同时针端管的底部和侧面受到约束,以保护它们免于显著变形。进行第二压挤行程以压挤针端管底部,使得缝线被进一步贴着孔的内表面压挤,同时针端管的侧面受到约束,以保护它们免于显著变形。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涉及使用一个压挤行程将缝线附着到上述类型针端管的方法。分别用第一工具的平坦表面和第二工具的平坦表面同时压挤针端管的顶部和底部,使得缝线被贴着孔的内表面压挤,同时针端管的侧面受到约束,以保护它们免于显著变形。
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涉及缝线和具有针端管的针的组合。该针端管具有横截面形状,该横截面形状具有相对的向外弯曲部分和相对的在弯曲部分之间的大致平坦部分,并且该针端管关于经过针端管中心纵向轴线并且大致垂直地经过横截面的平坦部分的第一平面大致对称。缝线末端被贴着孔的内表面压挤。
附图说明
图1为与根据本发明的型锻模组一起使用的一类手术针的局部剖面图。
图2为图1的手术针的针端管的剖切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型锻模组的前视图,该锻模组用于进行双击型锻工艺的第一压挤行程。
图4为图3的型锻模组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型锻模组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型锻模组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型锻模组的前视图,该锻模组用于进行双击型锻工艺的第二压挤行程。
图8为图7的型锻模组的侧视图。
图9为图7的型锻模组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0为图9的型锻模组的一部分的剖切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西康公司,未经伊西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0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基于同轴电缆以太网的有源中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