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0387.6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5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丰田将弘;竹内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机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净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包括:
血液回路,其由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构成,并且可从该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对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
血液净化机构,其设于该血液回路的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对在该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进行净化,并且通过对血液净化的血液净化膜,形成患者血液流动的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流动的透析液流路;
血液泵,其设置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中;
透析液导入线和透析液排出线,其与该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流路入口和出口连接;
预充液供给线,其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连接,可将预充液供给到血液回路的内部;
血液导入口和血液导出口,它们分别形成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两端,该血液导入口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连接,将血液导入血液流路中,该血液导出口与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连接,将血液从血液回路中导出;
透析液导入口和透析液导出口,它们分别形成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侧面,该透析液导入口与上述透析液导入线连接,将透析液导入透析液流路中,该透析液导出口与上述透析液排出线连接,将透析液从透析液流路中导出;
滴注器,其与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连接;
溢流线,其从该滴注器的空气层侧延伸,可将从该滴注器溢流出的液体排到外部;
阀机构,其可任意地关闭或开放该溢流线;
静脉侧气泡检测机构,其设置于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侧的规定部位,可检测流过该部位的液体中的气泡,
在治疗前的预充时,将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前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前端连接,可实现连通,
其特征在于,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控制机构,该机构可接收上述静脉侧气泡检测机构的检测信号且控制上述血液泵和阀机构,并且在预充时,上述控制机构在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导入口朝向上方的状态依次进行:
溢流步骤,其中,通过停止上述血液泵,并且使上述阀机构开放的方式,将预充液从上述预充液供给线,通过静脉血液回路供给到滴注器,将其从上述溢流线中排出;
循环步骤,其中,反转驱动上述血液泵,并且将上述阀机构关闭,将预充液从上述预充液供给线通过静脉侧血液回路和血液净化机构供给到动脉侧血液回路,
在上述循环步骤,上述静脉侧气泡检测机构检测出气泡,由此,转到上述溢流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机构反复进行上述溢流步骤和循环步骤,直到上述静脉侧气泡检测机构检测不到气泡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预充液供给线的中途连接预充液用滴注器,并且上述控制机构在最初的上述溢流步骤前,在上述预充液用滴注器内进行形成预充液的液滞留的液滞留形成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预充时,上述控制机构在最初的上述溢流步骤前,将上述透析液导入线和透析液排出线连接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流路入口和出口,进行将透析液流入而充满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中的透析液流路内部的透析液填充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机构在上述循环步骤时,减小上述血液净化机构中的透析液流路内部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除水泵,其从在上述血液净化机构中流动的患者的血液中去除水分,并且通过驱动该除水泵,减小该血液净化机构中的透析液流路内部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机构在上述溢流步骤之后,在上述循环步骤前,正转驱动上述血液泵。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机构在上述循环步骤时,一边将预充液供给到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流路,一边将透析液供给到上述透析液流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机装株式会社,未经日机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03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表面带槽管、其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脊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