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的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1403.3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朴主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8;H01R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应用的电连接器,其接触端子密封到连接器壳体。
背景技术
在诸如机动车辆的某些应用中,诸如缆线连接器的电连接器通常要求将带有缆线压接部分的接触端子密封到连接器壳体中,以防止液体成分渗入到壳体中侵蚀缆线和/或压接部分。密封通常由树脂执行,可将树脂以熔融状态注入到连接器壳体中,当凝固并硬化时,树脂将缆线和压接的端子部分密封在壳体中。
在壳体上形成有孔,通过这些孔,接触端子的接触部分延伸出壳体以便与配对的连接器相配合,由于这些孔,目前可用的密封过程会遇到树脂通过孔泄露的问题。泄露的树脂可能会在接触端子的接触部分上形成树脂残余,这些树脂残余造成与配对的连接器的不良电接触,并且应被避免。在另一方面,这些孔的尺寸不能太接近接触端子的外部尺寸,否则将会增加使接触端子插入穿过孔所需要的力。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在装配过程期间能够允许接触端子自由地穿过壳体孔的电连接器,并且与此同时,接触端子能够被有效地密封在连接器壳体中,而且渗漏的可能性也被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中的密封的电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端子固定部分、用于接收配对的连接器的凹部,以及位于所述端子固定部分与所述凹部之间的间隔壁。接触端子固定在端子保持件中,且接触部分突出到所述端子保持件之外。端子保持件被插入到所述壳体的端子固定部分中,并且所述接触部分穿过所述间隔壁延伸到所述凹部中。在所述端子保持件与所述间隔壁之间布置有垫圈。垫圈具有孔,所述接触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分穿过所述孔。诸如环氧树脂的密封材料被注入到端子保持件中,并且将所述接触端子密封在所述端子保持件中。垫圈孔紧箍在接触端子的接触部分周围,以防止环氧树脂渗漏到凹部中。凹部内的接触部分不会受到环氧树脂渗漏的影响,并且适于与配对的连接器形成电连接。支撑托架或者套筒固定到接触端子,并且该支撑托架将所述端子支撑并定位在所述端子保持件中。所述支撑托架允许将不同尺寸的接触端子适配并密封在所述壳体中。
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结合通过例子示出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附图,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方面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A是图1的分解立体正视图;
图2B是图1的分解立体后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端子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接触端子的立体图;
图5A是示出定位在图1的连接器的端子保持件中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示出覆盖图5A中示出的端子保持件的垫圈的立体图;
图7A是未示出接触端子的图1的电连接器的剖视立体图;
图7B是示出接触端子装配到端子保持件和壳体中的图1的电连接器的剖视立体图;
图7C是图7B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00具有壳体10和布置在壳体10中的多个接触端子40。壳体10具有向其前侧102开口的呈凹部12的形式的配合部分、向其后侧104开口的呈腔体形式的端子固定部分16,以及凹部12与端子固定部分16之间的间隔壁14。凹部12中接收相配合的连接器(未示出),从而建立电连接。在端子固定部分16内布置有端子保持件30,在端子保持件30中定位并且固定有接触端子40,并且在间隔壁14与端子保持件30之间布置有垫圈20。
如图3、图4、图5A和图5B中所示,端子保持件30具有多个隔室34。每个隔室34均接收接触端子40。每个接触端子40均具有用于与配对的连接器电连接的前端部分42、被端子保持件30支撑的中间部分44以及供压接电缆60的后端部分46。中间部分44穿过支撑托架50。支撑托架50形成大致套筒结构,内侧夹持接触端子40的中间部分44。支撑托架50的外侧或者外部轮廓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为适配在端子保持件30的相应隔室34中。每个接触端子40均通过各自的支撑托架50定位在端子保持件30中,前端部分42延伸穿过隔室34。隔室34的形状和尺寸设计为以紧密配合的方式接收支撑托架50。每个隔室34均具有前端开口32以允许接触端子40的前端部分42自由地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1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力传感器
- 下一篇:输水管,制造输水管的带材、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