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化性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2210.X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4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大贺一彦;木村和弥;海野笃;东律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K5/103;C08K5/1535;C08L63/00;H05K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化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网印刷时洇渗少的固化性组合物、和该组合物固化而得的固化物以及该固化物的用途。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以下的(1)~(3)等发明。
(1)可以得到低翘曲性、长期电绝缘可靠性优异的固化物,且丝网印刷时洇渗少、使用具有可进行固化反应的官能团和碳酸酯基的聚氨酯而成的固化性组合物,
(2)该组合物固化而得的固化物、以及被该固化物部分或全部覆盖的挠性布线板,
(3)被由该固化物形成的保护膜覆盖的挠性布线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用于在布线板上形成保护膜等的耐蚀油墨中,作为为了实现布线的脚距密集化而采用的丝网印刷性改进(防止丝网印刷时洇渗)的手段,已如日本特开2003-113338号公报(专利文献1)、2008-21441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那样,使用了无机填料,但存在来自无机填料的杂质和再凝聚物会成为缺陷,造成抗蚀层的电绝缘特性降低的问题。需说明的是,作为在布线板上形成抗蚀层的方法,一般采用丝网印刷。
此外,作为同时实现丝网印刷性改良和电绝缘可靠性以实现脚距密集化的手段,有日本特开2007-100038号公报(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在耐蚀油墨中含有特殊填料的技术。
但可以预想到,随着半加成法的发展,挠性布线板的布线间距离会变得更窄(例如,20μm脚距以下)。
随着该窄脚距化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开发出丝网印刷时的洇渗防止性更优异的耐蚀油墨(固化性组合物)。
另一方面,如果将目光转向在抗蚀层中使用的、具有固化反应所需的官能团和碳酸酯基的聚氨酯,则会发现日本特开2003-198105号公报(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固化性组合物,其是含有具有酸酐基和/或异氰酸酯基、和碳酸酯基的聚氨酯的固化性组合物。此外,作为含有具有羧基和碳酸酯基的聚氨酯的固化性组合物,还有日本特开2006-117922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39673号公报(专利文献6)和日本特开2008-201847号公报(专利文献7)所公开的固化性组合物。但在上述的任一文献中均没有记载防止丝网印刷时的洇渗方面的内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133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144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0003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19810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11792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3967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8-2018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丝网印刷时洇渗少的固化性组合物。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得到低翘曲性、长期电绝缘可靠性优异的固化物、且丝网印刷时洇渗少的固化性组合物。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反复的研究,结果发现,将含有具有特定结构的聚氨酯的固化性组合物通过丝网印刷法印刷在挠性布线板上,则印刷物(固化性组合物)的洇渗少、且固化性组合物固化时挠性布线板的翘曲小、该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挠性和长期电绝缘特性优异,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内容。
[1].一种聚氨酯溶液,含有以下成分(a)~(c),
成分(a):具有可进行固化反应的官能团和碳酸酯基的聚氨酯,
成分(b):γ-丁内酯,
成分(c):二甘醇二乙醚。
[2].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含有以下成分(a)~(e),
成分(a):具有可进行固化反应的官能团和碳酸酯基的聚氨酯,
成分(b):γ-丁内酯
成分(c):二甘醇二乙醚
成分(d):无机微粒和/或有机微粒
成分(e):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
[3].如[2]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分(a)是具有选自羧基、异氰酸酯基和环状酸酐基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和碳酸酯基的聚氨酯。
[4].如[2]或[3]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分(b)和成分(c)在上述固化性组合物中的含有比例以质量比计为:成分(b)∶成分(c)=90∶10~20∶80。
[5].如[2]~[4]的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分(d)是二氧化硅微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22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光学染料的配向机构
- 下一篇:靴形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