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2445.9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4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藤森良枝;中山鹤雄;福井阳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BC纱纲技术 |
主分类号: | A01N59/20 | 分类号: | A01N59/20;A01N25/10;A01N25/34;A01N55/00;A01N55/02;A01N61/00;A01P1/00;A61L9/01;C07F7/04;D06M11/07;D06M11/46;D06M13/513;D06M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抗病 毒性 部件 | ||
1.一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一价铜
化合物微粒;以及通过化学键在表面结合有硅烷单体的无机微粒的组,该无机微粒的组用于将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保持在基体上;
所述在表面结合有硅烷单体的无机微粒之间通过无机微粒表面的硅烷单体间的化学键结合,并且所述无机微粒的组与基体通过无机微粒表面的硅烷单体与所述基体间的化学键结合,由此所述无机微粒的组形成用于保持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的空间。
2.一种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分散有无机微粒和一价铜化合物微粒的浆料涂布在基体上,其中所述无机微粒在表面化学结合有硅烷单体,所述硅烷单体具有不饱和键位点或反应性官能团;
所述在表面化学结合有硅烷单体的无机微粒之间通过无机微粒表面的硅烷单体间的化学键结合,并且所述在表面化学结合有硅烷单体的无机微粒的组与所述基体通过硅烷单体的不饱和键位点或反应性官能团与所述基体表面间的化学键结合,从而形成用于保持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的空间,并利用该空间保持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单体与所述无机微粒间的化学键为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共价键,所述硅烷单体间的化学键为通过自由基聚合而形成的共价键,并且,所述硅烷单体与所述基体间的化学键为通过接枝聚合而形成的共价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聚合为放射线自由基聚合,所述接枝聚合为放射线接枝聚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通过粘合剂成分与所述无机微粒结合,所述粘合剂成分为单体、低聚物、或其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为氯化物、乙酸盐、硫化物、碘化物、溴化物、过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氰化物、硫氰酸盐或其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选自由CuCl、CuCH3COO、CuI、CuBr、Cu2O、CuOH、Cu2S、CuCN、以及CuSCN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基体上的总固体成分量,所述部件含有0.1质量%至60质量%的所述一价铜化合物微粒。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病毒性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纤维结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BC纱纲技术,未经株式会社NBC纱纲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24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