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矩减振传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52508.0 | 申请日: | 200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5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约阿希姆·罗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德盘形接轴节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4 | 分类号: | F16F15/124;F16D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德国瓦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矩 传递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在沿纵轴延伸的两个轴段之间减振传递扭矩的装置。
这种装置由现有技术公开并且例如被用来在机动车转向柱或驱动系中传递扭矩。正是在此应用场合中,由于结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并且要求更高的扭矩而需要使用结构尽量紧凑的扭矩传递装置,该扭矩传递装置在抑制扭转振动的条件下将这些轴段联接在一起。尤其是,对这样的扭矩传递装置提出以下要求,尽量无损耗地将扭矩从一个轴段传递至另一轴段,但是充分抑制所出现的振动和扭振,以便例如没有将出现在驱动轴上的固体传播噪音经过车辆传递。为此缘故,扭矩传递装置配备有多个阻尼件,它们能补偿这样的振动或扭振。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上述类型的扭矩减振传递装置,它在结构紧凑的同时,满足了更高的扭矩传递要求。
该任务通过在轴布置结构的两个轴段之间减振传递扭矩的装置完成,该装置包括在联接区内相互传递扭矩的两个传动件,其中,每个传动件具有凸出的嵌爪构造,所述嵌爪构造容纳在一个容纳区中以便传递来自另一个传动件的扭矩,其中在传动件之间设置一个阻尼机构,而且每个传动件还具有带有支承孔的闭合的支承环,该支承孔支承容纳轴向的定位销,并且该支承环与相应传动件的对应的嵌爪构造一体联接,并且该支承环沿轴向延伸到容纳区中。通过使用带有沿轴向凸出的嵌爪构造的传动件,提供以下可能性,即,也能尽量无损耗地在轴段之间传递高扭矩,在此有足够多的构造可能性来安置减振阻尼机构。此外,这些传动件可以通过闭合的支承环分别支承在定位销上,或者相互引导,由此能够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阻止不希望有的传动件彼此相对偏移或偏斜,进而在高离心力下也阻止这样的偏斜或偏移。
为了在扭矩传递装置的整个长度上实现两个传动件的径向引导,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规定,其中一个传动件的嵌爪构造的嵌爪容纳在另一个传动件的对应容纳孔中。因此,其中一个传动件的嵌爪构造的嵌爪容纳在相应另一个传动件的围绕闭合支承环布置的容纳孔中,由此这些传动件相互引导并且可以通过闭合的支承环实现传动件在定位销上的“连续”支承。换句话说,通过闭合的支承环及其支承孔,使支承位置适应扭矩传递装置的长度,由此避免形成不合适的双铰接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而规定,其中一个传动件的嵌爪构造的径向内侧部分的形状匹配于相应另一个传动件的闭合支承环的形状。换句话说,其中一个传动件的嵌爪构造的嵌爪是如此构成的,即它对应于另一个传动件的支承环的形状,由此可以在扭矩传递装置的整个长度上实现传动件的相互引导。
为了实现两个传动件的尽量无间隙少摩擦地引导,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传动件的支承环之间在定位销上设有定位套,并且在扭矩传递装置的外周上在传动件之间设置滑套。关于传动件利用支承环无间隙少摩擦地支承在定位销上要说明的是,这些传动件借助与支承环长度相匹配的支承套支承在定位销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这些传动件可借助定位销被轴向拉紧。
为了抑制扭振,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规定,该阻尼机构具有至少两层阻尼材料层尤其是橡胶层,其中各有一个阻尼材料层包围其中一个传动件的嵌爪构造和容纳区。这些阻尼材料层可以具有逐渐增强的特性曲线,就是说,在压力增大时表现为刚性递增而减振性能递减。
为了获得阻尼机构阻尼材料层的尽量逐渐增强的特性曲线,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规定,嵌爪构造和容纳区在其朝中心轴线延伸的端头具有凹口,并且阻尼材料层在嵌爪凹口区域内具有隆起的加厚部。在凹口区域内的阻尼材料层的隆起加厚部起到在承受压力的减振器内的整体式预阻尼机构的作用,就是说,在嵌爪在受力情况下紧贴在对应容纳孔的区域中。换句话说,材料层首先在此加厚部区域内变形,由此出现阻尼机构的分级阻尼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至少其中一个传动件的嵌爪构造至少在局部用第一材料包覆,在两个传动件之间的嵌爪构造之间的减振阻尼机构由第二材料构成。通过采用带有沿轴向凸出的嵌爪构造的传动件,提供以下可能性,即也能尽量无损耗地在轴段之间传递数值相当大的扭矩。此时,存在多种构造可能性来安置由第一材料构成的层到金属构件上和安置由第二材料构成的减振阻尼机构。通过在传动件的嵌爪构造和由第二材料构成的减振阻尼机构之间安置第一材料层,得到适应扭矩传递装置的协调可能性。换句话说,扭矩传递装置可以通过第一材料层匹配于其应用领域即驱动系或转向柱以及当时的车辆类型或转速和扭矩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德盘形接轴节工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德盘形接轴节工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2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