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收缩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3332.0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2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度;郑泰亨;吴泰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SK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G63/183;C08G63/91;C08G63/42;C08L67/03;C08L67/00;B65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纵向(主收缩方向)上具有高拉伸强度和抗裂性的热收缩聚酯薄膜,以及制备该聚酯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热收缩薄膜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用于标记瓶子、电池或电解电容器,以及用于包装容器和其它产品。此类热收缩薄膜是由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或聚酯形成的,要求它们具有良好的密封和收缩性能,及在纵向上具有良好的驱动(driving)和抗裂性能,以及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耐候性和印刷适性。
然而,传统的用于标签或包装的热收缩聚酯薄膜是通过主要在横向上拉伸未拉伸的片层而制备,其在经拉伸的横向上易于发生收缩,因此具有较差的机械性能,即,在纵向上,尤其在拉开(withdrawing)或后加工过程中,低的拉伸强度和降低的驱动性能(频繁的薄膜断开)。
此外,传统的热收缩聚酯薄膜的问题是,由于它们的高结晶度,在用于标签或包装时经热收缩后,经常产生裂缝。
使用在横向上拉伸的薄膜的典型容器包装或标记过程如图1所述。参照图1,将预定的图案印刷于薄膜上,印刷的薄膜切割成特定宽度,进行袖接缝处理(sleeve seaming process)以获得套筒形式,缝合后制备套滚筒。将袖片(sleeve sheet)切割至预定长度并将切下来的袖片置于目标(target)周围,在收缩包装机(shrinking tunnel)中经历热收缩。然而,此种传统方法具有各种问题,由于套滚筒制备过程前后之间的不连续性,使其非常复杂且产率低。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日本专利公开号1998-77335公开了一种通过使用萘二羧酸组分经共聚化制备薄膜的方法;以及日本专利公开号1988-139725、1994-122152、1995-53737、1995-216107和1995-216109公开了薄膜的热收缩率可以通过以特别比例混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来控制,或通过使二羧酸组分如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与二元醇组分如乙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共聚来控制。然而,这些方法仍然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改进。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热收缩聚酯薄膜,其无需复杂的后加工如缝合而易于围绕容器标记或包装,在纵向上具有改善的机械性能以及即使在经热收缩用于标记或包装后仍具有改善的抗裂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收缩聚酯薄膜,当在100℃下处理10秒时,其具有沿纵向≥15%的热收缩率,在纵向上断裂拉伸强度为≥7kgf/mm2,以及在纵向上于硬化点和屈服点的伸长率(%)之间差异为≥15%。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以下描述结合附图,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分别表示:
图1:示出了根据传统方法,对横向收缩薄膜进行后加工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实施例3中获得的薄膜于硬化点和屈服点的伸长度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3:示出了对本发明薄膜进行后加工的流程图;以及
图4:该示出了实施例3和对比例3中获得的薄膜于硬化点和屈服点的伸长度的应力-应变曲线。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热收缩聚酯薄膜的特征在于,具有在纵向上断裂的拉伸强度为≥7kgf/mm2,以及在纵向上于硬化点和屈服点的伸长率之间的差异为≥15%。
在张力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中,被施加应力的试样初始按应力载荷递增的比例伸长,术语“屈服点”是指试样在早期发生永久变形时的载荷(应力水平)点,而与此后载荷的增加无关。此外,术语“硬化点”表示在屈服点之后,应力-应变曲线开始出现正向切线时的载荷(应力水平)点。
本发明人还发现,在对热收缩聚酯薄膜的张力实验中,屈服点和硬化点之间的差异变大,热收缩后用于标记或包装的薄膜的抗裂性增强。特别是,已证实具有≥15%差异的薄膜,抗裂性大大增强。
本发明的热收缩聚酯薄膜的特征还在于,当在100℃的水中处理10秒时,其具有沿纵向≥15%的热收缩率。
当热收缩率低于15%时,该聚酯薄膜不能用于弯曲容器的标记。进一步地,当在纵向上断裂拉伸强度低于7kgf/mm2时,由于该薄膜机械强度低,在后加工过程中产生频繁的薄膜断开。
本发明的薄膜可以是在纵向上拉伸,总拉伸率为1.2-7的单方向收缩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C株式会社,未经SK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3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LF文件加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