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旁路进气量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54276.2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2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秋山裕茂;后藤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京浜 |
主分类号: | F02M69/32 | 分类号: | F02M6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旁路 气量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旁路进气量控制装置的改良,该旁路进气量控制装置形成为:在具有由节气门开闭的进气道的节流阀体,设有旁路和圆筒状的阀孔,所述旁路绕过节气门并与进气道连接,所述阀孔介入该旁路,在该阀孔中,以滑动自如且不能旋转的方式嵌装有活塞状的旁通阀,所述旁通阀利用轴向的运动而开闭旁路,该旁通阀与安装于节流阀体的致动器的输出轴经由螺旋机构而连结,通过输出轴的旋转沿轴向驱动旁通阀开闭。
背景技术
该种旁路进气量控制装置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已经被公知。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966807号公报
在现有的该种旁路进气量控制装置中,由于在阀孔和旁通阀之间存在供旁通阀滑动的滑动间隙,因此在旁通阀打开时,存在着流过旁路的进气多多少少所含有的细微的尘埃在阀孔内飞扬并通过上述滑动间隙的情况,由于该尘埃的通过,存在着尘埃附着于螺旋机构而阻碍其动作的顺畅性从而使旁路进气量控制特性改变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该种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旁路进气量控制装置,即使与进气一起流入阀室的细微的尘埃在阀孔内飞扬,也能够不让所述尘埃通过旁通阀与阀孔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确保螺旋机构的顺畅的动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旁路进气量控制装置的第一特征在于,该旁路进气量控制装置形成为:在具有由节气门开闭的进气道的节流阀体,设有旁路和圆筒状的阀孔,所述旁路绕过节气门并与进气道连接,所述圆筒状的阀孔介入该旁路,在该阀孔中,以滑动自如且不能旋转的方式嵌装有活塞状的旁通阀,该旁通阀利用轴向的运动而开闭旁路,该旁通阀与安装于节流阀体的致动器的输出轴经由螺旋机构而连结,通过输出轴的旋转沿轴向驱动旁通阀开闭,所述旁路进气量控制装置中,在所述旁通阀的外周面,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捕集尘埃用的凹槽。
此外,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孔的内侧面开有计量孔,所述计量孔与旁路的下游侧相连并通过旁通阀的轴向的移动来开闭,旁通阀的外周面上的所述凹槽形成为圆弧状,且其端部终于所述计量孔的近前。
进而,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孔的内侧面开有计量孔,所述计量孔与旁路的下游侧相连并通过旁通阀的轴向的移动来开闭,所述凹槽呈环状地设于旁通阀的比所述计量孔靠所述致动器侧的外周面。
进而,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机构由与所述输出轴连续设置的螺旋轴和具有与该螺旋轴螺合的螺纹孔的驱动部件构成,在旁通阀的周壁的厚壁部内,配设有将该驱动部件与所述旁通阀相连结的十字头联轴器,并在该厚壁部的外周形成了所述凹槽。
进而,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在所述节流阀体的使用状态下,旁通阀被配置成其轴线朝向上下方向,所述凹槽的、所述阀孔的入口孔侧的下侧面由向该入口孔侧倾斜的斜面构成,另一方面,所述凹槽的、所述下侧面相反侧的上侧面由平坦面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即使尘埃与进气一起从旁路的上游侧流入阀孔并在阀孔内飞扬、而欲通过阀孔与旁通阀之间的滑动间隙并到达致动器侧,由于旁通阀在其外周具备捕集尘埃用的凹槽,因此,能够以所述凹槽捕捉上述尘埃,防止上述尘埃通过上述滑动间隙。因此,能够防止上述尘埃附着、堆积于螺旋机构,能够确保螺旋机构的动作的顺畅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一旦流入阀孔的尘埃侵入阀孔和旁通阀之间的滑动间隙,就能够立即利用凹槽捕捉该尘埃。而且,由于圆弧状的凹槽的端部终于计量孔的近前,因此凹槽与计量孔处于连通被切断的状态,因此能够避免凹槽干扰计量孔的计量功能。此外,尽管在旁通阀的计量孔侧的外周面不存在凹槽,由于旁通阀通常会因作用于旁路的下游侧的发动机的进气负压力而靠近开有计量孔的阀孔的内侧面,因此,旁通阀在计量孔侧与阀孔的内侧面贴紧,其滑动间隙为零,从而能够防止尘埃转移到螺旋机构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通过在旁通阀的外周面形成环状的凹槽,从而能够在旁通阀的整周范围提高凹槽的尘埃捕捉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凹槽以比其他薄壁部的壁厚深的方式形成于旁通阀的供接合部件嵌合的厚壁部,从而能够提高凹槽对尘埃的捕捉功能,并且尽量从旁通阀削减加工余量,能够实现旁通阀的轻量化,进而提高其响应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能够利用平坦面尽量防止由凹槽捕捉的尘埃从凹槽向上方的致动器侧脱离,并且能够利用斜面促进上述尘埃向旁通阀下方脱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京浜,未经株式会社京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4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