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地震能见度分析的数据采集和叠前偏移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4752.0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2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金胜汶;许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德马克图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胡冰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震 能见度 分析 数据 采集 偏移 | ||
1.一种地震勘测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事件的能见度,所述目标事件的能见度根据地震源位置和接收器位置而变化;以及
在所选择的区域中采集地震数据,该所选择的区域应至少部分包含能见度值高于阈值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采集的地震数据将目标事件成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目标事件的能见度的步骤包括:
针对多个模拟炮点的每一个,在地震模型中找到来自目标事件的反射波场;
针对多个接收器位置的每一个,计算每个反射波场的贡献信号;以及
将每个贡献信号转化为源-接收器能见度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的基于地震勘测的偏移数据来确定所述地震模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事件是由用户选择的未充分成像的地下特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能见度值为所述贡献信号平方的积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阈值被选择为捕获在多维能见度函数下方的区域的预定比例。
8.一种地震偏移方法包括:
在现有地震勘测的轨迹中确定源位置和接收器位置处的目标事件的能见度;以及
将能见度值高于阈值的轨迹进行再偏移以对目标事件成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目标事件的能见度的方法包括:
针对多个模拟炮点的每一个,在地震模型中找到所述目标事件的反射波场;
针对多个接收器位置的每一个,计算来自每个反射波场的贡献信号;以及
将每个贡献信号转化为源-接收器能见度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的基于现有地震勘测的偏移数据来确定所述地震模型,其中通过第一个偏移方法来获得所述偏移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化包括确定贡献信号平方的积分。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不同于第一次偏移方法的第二次偏移方法确定所述能见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不同于第一次偏移方法的第二次偏移方法来进行所述再偏移。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事件是由用户选择的未充分成像的地下特征。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阈值被选择为捕捉在能见度函数下方的区域的预定比例。
16.一种能见度分析系统,包括:
存储能见度分析软件的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以执行所述能见度分析软件,其中软件将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
针对多个模拟炮点的每一个,确定地震模型中至少一个目标事件的反射波场;
针对多个接收器位置的每一个,计算每个反射波场的贡献信号;以及
将每个贡献信号转化为源-接收器能见度值。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软件进一步配置所述处理器以图形化所述能见度,所述能见度根据源位置和接收器位置中的至少一个而变化。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部分的基于地震勘测的偏移数据来确定所述地震模型,其中所述偏移数据通过第一次偏移方法获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使用不同于第一次偏移方法的第二次偏移方法确定所述能见度。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软件进一步配置所述处理器以从现有地震勘测中确定轨迹,用于使用增强偏移方法进行再偏移,其中所述轨迹至少部分的基于它们的能见度值来确定。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软件进一步配置所述处理器,以针对额外地震数据采集来确定源位置和接收器位置,其中所述位置至少部分的基于源-接收器能见度值来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德马克图形公司,未经兰德马克图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47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退回电池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地下隐形升降挡车地柱的透明体外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