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的耳内声检测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5212.4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3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杰克布斯·哈特森;G·萨姆芒;B·B·特里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29/00;A61B5/02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吕俊刚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耳内声 检测 | ||
1.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
适合于佩戴在用户的耳部的听觉开口处的至少一个耳机,所述耳机包括:
能够被提供音频信号以进行呈现的扬声器,以及
布置在所述扬声器附近的麦克风,其被设置为获取声音信号;以及
信号处理器,其中,该信号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对获取的声音信号进行分析来确定所述耳机是否被佩戴在所述用户的耳部,
其中,所述分析基于所述音频信号与所述麦克风的声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麦克风被设置为当所述耳机被佩戴在所述用户的耳部时从所述耳部的听觉开口内存在的声音获取声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两个耳机,其中,所述声耦合存在于一个耳机的扬声器与另一个耳机的麦克风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析基于一个耳机的扬声器与另一个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传播延迟,其中,如果所述传播延迟与穿过头部的传播延迟相对应,则确定所述耳机被佩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提供给所述一个耳机的音频信号包括副信号,从而在所述另一个耳机处可获取的声音信号包括从在用户的另一个耳部提供的声音发出的信号组分,并且当在所述耳机被佩戴的情况下声音穿过所述用户的头部传播时,所述声音由于所述用户血管的血液脉动而被调制衰减,从而可从所述信号组分中提取心跳以确定所述耳机被佩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在低通滤波器中对所述声音信号进行低通滤波来提取心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3至10Hz之间,优选地为3至5Hz之间,更优选地为4Hz。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提供给所述一个耳机的音频信号包括副信号,该副信号包含次声波或超声波频率的音调和宽带脉冲二者中任意一个,并且所述信号处理器被设置为辨别在所述另一个耳机处获取的声音信号以确定所述声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声耦合存在于一个耳机或每一个耳机的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麦克风被设置为从存在于所述耳机外部的声音获取声音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声耦合存在于一个耳机或每一个耳机的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应用,所述应用被设置为基于耳机是否被佩戴的确定来控制所述应用的特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应用被设置为当确定所述耳机未被佩戴时中断与所述音频信号相关联的呈现,并且被设置为当确定所述耳机被佩戴时恢复所述呈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应用被设置为当确定所述耳机被佩戴时建立与所述音频信号相关联的通信,并且被设置为当确定所述耳机未被佩戴时结束所述通信。
15.一种用于包括至少一个耳机的设备的方法,所述耳机适合于佩戴在用户的耳部以当所述耳机被佩戴在所述用户的耳部时在所述耳部中呈现音频信号,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步骤,由布置在扬声器附近的所述耳机的麦克风来获取声音信号;以及
确定步骤,通过基于所述音频信号与所述麦克风的声耦合来分析所述声音信号而确定所述耳机是否被佩戴在所述用户的耳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步骤包括:在所述耳机的当所述耳机被佩戴在所述用户的耳部时能够获取所述耳部的听觉开口内存在的声音的位置获取声音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音频信号提供给一个耳机的扬声器,其中,所述获取步骤在另一耳机的麦克风处进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析包括:确定一个耳机的扬声器与另一个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传播延迟,其中,如果所述传播延迟与穿过头部的传播延迟相对应,则确定所述耳机被佩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未经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52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