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模多屏交互性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5364.4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2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G·佩特舒宁格;J·R·哈里斯;J·J·欣兹;S·博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14;G06F3/0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嘉运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交互 | ||
背景
本公开涉及触敏显示器。触敏显示器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种应用场合。以各种方式接收和处理触摸输入。存在用于对来自用户的手、来自触摸屏笔或类似工具的触摸作出响应的输入机制。
为触摸输入创建自然而直观的使用情况一直是设计挑战。现有的设备在它们接收触摸输入的方式方面常常是受限的,并且不灵活。在许多设备中,只允许一种类型的触摸输入,从而限制了功能。在其他情况下,由于故意的和非故意的触摸之间的糟糕区别,或者因为设备要求用户以不自然的或违反直觉的方式与它进行交互才能适当地解释触摸输入,界面的实用性被破坏。其他设备也受差的布局和/或非最佳设备姿势的困扰。一般而言,现有设备在它们利用可通过使用触敏显示器实现的各种优点方面受到限制。
概述
因此,一方面,本公开提供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敏显示屏以及界面软件的触敏电子显示设备。触敏显示屏以及界面软件被配置成接收触摸输入,触摸输入可包括手触摸输入和/或来自笔或其他标记设备的触摸输入。在多屏工作空间的情况下,界面软件可用于允许结合第一屏幕进行输入以生成显示对象的惯性移动,该移动导致对象移动到并停留在另一个屏幕上。在允许不同类型的触摸输入的情况下(例如,手触摸输入以及笔触摸输入),界面软件可以被配置成动态地屏蔽触敏显示器的区域,以区别或有选择地允许/拒绝不同类型的输入。
附图简述
图1是可以与本公开的显示系统和方法一起使用的示例性计算系统。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相邻的虚拟工作空间的示意图,包括工作区跨多个屏幕的图示。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电子显示设备,示出了此处所描述的显示系统和方法的示例。
图4是用于控制可移动对象的显示(特别是在单屏和多屏显示器上的惯性移动的示例性上下文中)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5描绘了触敏显示器的另一个示例,示出了双模笔触摸和手触摸操作,以及动态区域屏蔽的示例。
详细描述
本描述提供了电子显示器的输入和输出系统和方法,电子显示器在许多示例中被实现为触敏显示器。系统和方法通常结合计算系统20来实现,如图1所示。计算系统20可包括可操作地与显示器26耦合的逻辑子系统22和数据保存子系统24(例如,存储器和/或存储)。在此处所描述的许多设置中,显示器26将是触敏显示器,虽然可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一些示例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显示器。
数据保存子系统24通常保存用户界面程序或可由逻辑子系统22执行的其他指令,以提供用户交互性及显示器的其他输入和输出功能。
显示器和底层界面软件被配置成提供相邻的虚拟工作空间。工作空间类似于个人计算环境中的常常被称为“桌面”的东西。
有时,希望用图形方式表示带有多个屏幕的工作空间。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将工作空间30分成两半30a和30b,每一半都在单独的屏幕上显示(即,屏幕32和34)。
当工作空间横跨多个屏幕时,如在本示例中,每一个屏幕都可包括硬边缘或硬边缘部分,以及软边缘或软边缘部分。例如,边32a,32b以及32c(以及34a,34b以及34c)是硬边缘部分,因为它们定义工作空间30的边缘边界。另一方面,屏幕边缘32d和34d是软边缘,因为所表示的工作空间部分(即,工作空间半区30a和30b)延伸超出这些屏幕边缘。更具体而言,边缘32d和34d彼此对应,并定义半个工作空间30a和半个工作空间30b之间的相邻/连续变换。具体而言,如果单一像素对象跨屏幕32向右侧方向移动,则它在从屏幕32的软边缘32d消失之后将立即出现在屏幕34的最左边的边缘(软边缘34d)。换言之,就工作空间30的描绘而言,屏幕32上的像素的最右边列紧邻屏幕34上显示的像素的最左边列。
多屏工作空间可以以各种方式显示。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具有单一显示屏(或其一部分),在其上面部分地表示工作空间。回头参考示例性工作空间30,在任何给定时间,只有一半(30a或30b)将对用户可见,而可以使用各种输入来使显示在两半工作空间之间切换。在另一示例中,电子设备将包括可以被用来显示整个工作空间的多个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公司,未经微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5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