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膜泵及血压计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5505.2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2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佐野佳彦;茎田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45/04 | 分类号: | F04B45/04;A61B5/02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郭晓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血压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膜泵及血压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血压的自我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使得家庭用血压计被广泛应用。在计测血压时,将内置有空气袋的臂带缠绕在身体的一部分上,向该空气袋中充入空气来加压。根据压迫身体得到的动脉信息来测定血压。为了对空气袋进行加压而使用空气泵。空气泵具有在壳体内形成泵室的橡胶状的隔膜部、设置在隔膜部上的活塞、安装在活塞上的驱动体。驱动体摆动而使活塞往复移动,从而使泵室内的容积发生变化。借助泵室的容积变化发挥输送空气的泵作用。为了避免排出的空气和吸入的空气相互反向流动,在空气泵上分别设置有止回阀。
借助泵室的容积变化,从泵前端连续地排出空气。在活塞向下方移动时,空气流入泵室内,在活塞向上方移动时,从泵室排出空气。通过使活塞反复进行上下运动,产生泵的加压脉动(pressure ripple),即,产生从泵排出的气体的压力变动。当发生泵的加压脉动时,因振幅进行波动的声音(加压音)变大,泵噪声增大。
在血压计中使用的泵通过气管与气阀、压力传感器以及臂带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计测臂带所检测的人体压脉搏波。此时,为了准确地测定血压,要求除去泵产生的加压脉动,而纯粹地计测人体压脉搏波。因此,以往提出了用于除去加压脉动的各种技术(例如,参照JP特开2003-162283号公报(专利文献1)、JP特开平7-210167号公报(专利文献2)、JP特开平11-276447号公报(专利文献3))。
在JP特开2003-16228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容器和细管的滤声器,通过使滤声器壳体重合而形成容器及细管。在JP特开平7-21016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容器和细管的滤声器,通过使滤声器壳体和密封件(packing)重合而形成容器及细管。
在JP特开平11-276447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血压计,该血压计具有输出空气泵的脉动(ripple)成分的低通截止滤波器、将低通截止滤波器的输出作为输入的抑制脉动用比较器以及将抑制脉动用比较器的输出和容积补偿用比较器的输出相加的加法器。另外,提出了如下的除去血压计中的泵脉动信号的方法,即,通过压力传感器得到的袖带内的压力信号通过低通截止滤波器而仅形成为不含有血压信号成分的泵的脉动成分,来自低通截止滤波器的信号在抑制脉动用比较器中与基准值零比较,通过加法器将从抑制脉动用比较器输出的误差信号加上容积补偿用比较器的误差信号后输入阀控制器,来控制泄漏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1622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平7-2101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平11-2764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JP特开2003-162283号公报(专利文献1)、JP特开平7-210167号公报(专利文献2)、JP特开平11-276447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提出的以往的方法并不是减少泵产生的加压脉动本身的方法。因此,因泵的加压脉动引起的加压噪声大的问题依然存在。另外,因为是在压力传感器入口部设置滤声器的结构,所以存在气管的配置变得复杂,部件数增加,成本增大等问题。另外,在JP特开平11-276447号公报(专利文献3)记载的方法中,需要抑制脉动用比较器、低通截止滤波器、阀控制器等,存在空气系统部件增加而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从泵排出的气体的加压脉动的隔膜泵。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具有上述的隔膜泵的血压计。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隔膜泵为借助泵室的容积变化输送气体的泵,具有:排出阀,允许从泵室流出的气体的流动,并且禁止气体向相反方向的流动,空气室,从泵室流出的气体经由排出阀流入该空气室,排出口,用于使气体向隔膜泵的外部排出,节流部,对从空气室向排出口流动的气体的流量进行限制。
在上述隔膜泵中,可以使泵室设置有多个,空气室和节流部设置有与泵室的数量相等的数量。
在上述隔膜泵中,可以使泵室设置有多个,空气室设置有1个,从多个泵室流出的气体汇集在空气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5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KNN基压电织构厚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交替蓄热式窑炉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