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7192.4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5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新纳正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锻汽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34 | 分类号: | F01L1/3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相位 可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电磁离合器使制动力作用在转鼓上,使凸轮轴相对于链轮的旋转相位变化而使阀的开闭时机变化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相位可变装置,例如,有人提出了如下的相位可变装置:以传递发动机的曲轴的驱动力的链轮和构成动阀机构的凸轮轴成为一体地进行转动的方式构成,链轮和凸轮轴同步旋转,但如果制动力由电磁制动机构作用在转鼓上,则在转鼓上产生相对于链轮的旋转延迟,与此转鼓的旋转延迟关联地,凸轮轴的相对于链轮的相位改变(参照专利文献1)。
在此相位可变装置中,由于在离合器箱的摩擦材料和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上,采用了经设置在凸轮轴内的油通路、设置在离合器箱的径向内侧的油积存部及设置在离合器箱的内周壁前缘部的油导入用的缺口导入发动机油的结构,所以能够冷却摩擦材料和转鼓的相对滑动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71814号公报(参照第4页至第6页,图1~图4)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记载的相位可变装置,由于由将构成电磁制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以朝向转鼓的圆盘面开口的横断面コ字型圆环状在圆周方向锁紧的离合器箱、收容在离合器箱内的电磁线圈、固定在离合器箱的开口部内侧的摩擦材料保持板和扁平的摩擦材料构成,该扁平的摩擦材料与摩擦材料保持板连接,其表面比离合器箱的内外周壁前缘部稍微突出,作为摩擦材料使用了纤维类摩擦材料,所以能够将从电磁离合器产生的吸引力变换成制动转矩而可靠地传递给转鼓。
但是,纤维类摩擦材料,如果继续地使用,则引起堵塞,产生显著的μ降低。因此,当在电磁离合器上使用了纤维类摩擦材料时,在实际车辆中的使用频度上设置了限制。
另外,为了抑制从电磁离合器产生的吸引力的偏差,必须精度良好地加工纤维类摩擦材料的表面及离合器箱和转鼓的间隙(气隙)。但是,为了精度良好地加工气隙或者测定气隙的加工状态,不得已使用特殊的设备。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利用油膜进行离合器箱和转鼓之间的转矩的传递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技术方案1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中,具备:传递发动机的曲轴的旋转的外筒部;可以与该外筒部相对旋转,与使发动机的吸气阀或排气阀开闭的凸轮轴连结的内筒部;配置在上述外筒部和上述内筒部之间,将上述外筒部的旋转力传递给上述内筒部的中间构件,通过使该中间构件在轴向移动,使上述外筒部和上述内筒部的之间产生相对旋转,使上述吸气阀或排气阀的开闭时机变化,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上述内筒部的周围,与上述中间构件连结的环状的转鼓;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相应地控制对上述转鼓的制动力的电磁离合器,上述电磁离合器,具备:与上述转鼓相向地配置的环状的离合器箱;在通电时使上述离合器箱向上述转鼓侧移动而产生对上述转鼓的制动力的电磁线圈,在上述转鼓的与上述离合器箱的相向面或者上述离合器箱的与上述转鼓的相向面之中至少一方的相向面上,形成了形成发动机油的通路的槽,经在上述槽及其周围形成的油膜执行上述转鼓和上述离合器箱之间的转矩的传递。
(作用)如果电磁线圈被通电,则离合器箱向转鼓侧移动,同时由电磁线圈对转鼓产生制动力。此时,由于在转鼓的与离合器箱的相向面或者离合器箱的与转鼓的相向面上形成的槽及其周围形成了油膜,所以能够利用油膜进行离合器箱和转鼓之间的转矩的传递。因此,当在离合器箱和转鼓之间进行转矩的传递时,即使在离合器箱和转鼓之间不安装纤维类摩擦材料等,也能够得到高μ(摩擦系数)。
在技术方案2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中做成如下结构: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中,上述环状的离合器箱,其横断面形成为コ字型,在由内周壁和外周壁包围的环状槽内收纳上述电磁线圈,在上述外周壁的与上述转鼓的相向面上形成上述槽,在上述内周壁和上述转鼓之间形成间隙,经在上述外周壁上形成的上述槽及其周围形成的油膜执行上述转鼓和上述离合器箱之间的转矩的传递。
(作用)在利用油膜进行离合器箱和转鼓之间的转矩的传递时,能够在内周壁和转鼓之间形成间隙的状态下,利用在外周壁上形成的槽及其周围形成的油膜进行。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内周壁和转鼓之间的间隙(气隙)。
发明的效果
如从以上的说明所明确的那样,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即使在离合器箱和转鼓之间不安装纤维类摩擦材料等,也能够得到高μ。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能够容易地调整内周壁和转鼓之间的间隙(气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锻汽门株式会社,未经日锻汽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7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微型插座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