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桨式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7715.5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新井俊胜;中岛诚治;菊地仁;盐野入公宣;荒木克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换气扇、空调等的螺旋桨式风扇。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有如下螺旋桨式风扇,其在安装于旋转轴的毂的外周部设有多个叶片,在从上述旋转轴沿任意半径剖切上述叶片的圆筒剖面中,翘曲量最大的位置随着半径的增大而位于叶片的后缘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公开有一种轴流风扇,其具有承受驱动力而旋转的轴毂和连结在该轴毂的周围的叶片,上述叶片为薄壁叶片且具有翘曲,该翘曲的最大弧高(camber)设置为叶片弦长的5%~8%的范围内,并且最大弧高位置设置于叶片弦长的20%~40%的范围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6080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233899号公报
但是,根据上述以往的技术,在叶片外缘产生大的叶片外缘涡流。因此,存在送风-噪音特性恶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抑制了在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外缘所产生的叶片外缘涡流并改善了送风-噪音特性的螺旋桨式风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螺旋桨式风扇包括:轴毂,其与旋转轴嵌合;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呈放射状地设置于上述轴毂并沿旋转轴方向送风,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特征在于,在从上述旋转轴到规定的半径为止的上述叶片的第1区域内,从上述旋转轴沿任意的半径剖切的上述叶片的圆筒剖面中的最大弧高棱线距叶片前缘位于叶片弦长的50%以内,在从上述规定的半径到叶片外缘为止的上述叶片的第2区域,从上述旋转轴沿任意的半径剖切的上述叶片的圆筒剖面中的最大弧高棱线在上述规定的半径位置与上述第1区域的最大弧高棱线连接,随着半径的增大而位于叶片后缘侧,并且在叶片外缘处位于距叶片前缘叶片弦长的50%以内。
本发明的螺旋桨式风扇具有能够抑制在叶片外缘产生的叶片外缘涡流、改善送风-噪音特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般的螺旋桨式风扇的立体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螺旋桨式风扇的俯视图。
图2-2是实施方式1的叶片的第1区域的圆筒剖面的图。
图3-1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叶片的负压面侧的气流的立体图。
图3-2是沿图3-1中的F-F线的剖视图。
图4-1是表示具有图2-2中的以往的弧高CLD的叶片的叶片周围的气流的图。
图4-2是表示具有图2-2中的实施方式1的弧高CLD′的叶片的叶片周围的气流的图。
图5是比较并表示具有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最大弧高棱线CL′的叶片的比噪音特性和具有以往的最大弧高棱线CL的叶片的比噪音特性的图。
图6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2的叶片的螺旋桨式风扇的立体图,实施方式2的叶片使具有实施方式1的最大弧高棱线CL′的叶片的叶片内周部前缘侧形成为波形。
图7是示意地表示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叶片的负压面侧的气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3的叶片的螺旋桨式风扇的立体图,实施方式3的叶片使具有实施方式1的最大弧高棱线CL′的叶片的叶片内周部后缘侧形成为波形。
图9是示意地表示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叶片的负压面侧的气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6和图8所示的叶片的比噪音的图。
图11是表示具有叶片外周侧向气流的上游侧弯曲的叶片的螺旋桨式风扇的立体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图11所示的叶片的负压面侧的气流的立体图。
图13是将图1所示的螺旋桨式风扇投影到与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上的俯视图。
图14是将图13中的各叶片弦中心点Pr的轨迹以半径R旋转投影到包含旋转轴和OX轴的垂直平面上的图。
图15是表示叶片外周侧向气流的上游侧弯曲的叶片的叶片弦中心线Pr1的图。
图16是表示叶片外周侧向气流的上游侧弯曲的叶片的叶片弦中心线Pr1的定义方法的、与图15同样的图。
图17是示意地表示叶片外周侧向气流的上游侧弯曲的叶片的负压面侧的气流的图,其中,上述叶片是具有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弧高的棱线CL′的叶片。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螺旋桨式风扇的比噪音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螺旋桨式风扇的风扇效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7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