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7765.3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胜也;藤冈和巧;古川智朗;斋藤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B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适合半透射型液晶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发挥薄型轻量和低功耗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监视器、投影仪、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PDA)等电子设备。作为这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种类,已知透射型、反射型、半透射型(反射透射两用型)等。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将来自设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背光源等的背面侧的光向液晶显示面板的内部导入,向外部射出,由此进行显示。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将来自周围、前灯等的前面侧(观察面侧)的光向液晶显示面板的内部导入并反射,由此进行显示。与此相对地,半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在屋内等比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利用了来自背面侧的光的透射显示,在屋外等比较亮的环境下,进行利用了来自前面侧的光的反射显示。即,半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同时具有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在较亮环境下的优秀的视认性和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在较暗环境下的优秀的视认性。
关于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用于在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两方面实现较亮的广视野角显示的技术,公开了如下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液晶层包括初期取向状态呈垂直取向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为负的液晶,另一方面,在一对基板的液晶层侧,分别形成用于驱动该液晶的电极,在其至少一方基板侧的电极中,作为限制上述液晶的取向的取向限制装置,形成将该电极的一部分开口为纵长状而形成的狭缝状的开口部和/或包括形成在该电极上的介电体的纵长状的凸状部,并且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方基板和上述液晶层之间,形成用于将上述透射显示区域的液晶层厚构成为大于上述反射显示区域的液晶层厚的液晶层厚调整层,该液晶层厚调整层在上述透射显示区域和上述反射显示区域的边界附近具备自身的层厚连续地发生变化的倾斜面,且配置为上述开口部和/或凸状部的纵长方向与上述液晶层厚调整层的倾斜面的纵长方向在平面上交叉。
这样,提出了如下方法:在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使透射区域的电压-透射亮度特性和反射区域的电压-反射亮度特性一致,在单元内设置液晶层厚调整部,由此进行所谓的多间隙化。
与此相对地,作为用于不进行多间隙化而得到难以发生灰度级反转的电压-反射亮度特性(VR特性)的技术,公开了如下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具有一对基板和在上述一对基板间夹持的液晶层,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在上述反射区域内,具备:第一区域,其具有大于透射区域的液晶层厚的1/2倍且小于等于透射区域的液晶层厚的1倍的液晶层厚;和第二区域,其具有比透射区域的液晶层厚大的液晶层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795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08/12973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当进行黑显示时,有时发生漏光,透射显示的对比度降低。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技术中,在设计上不得不提高不存在控制液晶取向的突起的区域的占有率的情况下,有时不能充分地进行VR特性的调整,VR特性会因为较低的电压发生反转。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抑制发生液晶取向混乱且发挥良好的VR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对可以抑制发生液晶的取向混乱且发挥良好的VR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各种研究,首先,在现有的技术中明确了下面的内容。即,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液晶层厚调整层的倾斜面位于透射区域,因此,当进行黑显示时,液晶相对于倾斜面垂直地取向,相对于显示面的法线方向倾斜。因此,进行黑显示时,在倾斜面中发生液晶的取向混乱,其结果是:发现进行黑显示时,发生漏光而透射显示的对比度降低。这样,发现以往以来起因于液晶层厚调整层的侧面而发生液晶的取向混乱。
另外,专利文献2所述的技术通过合成存在控制液晶的取向的突起的区域的VR特性、不存在该突起的区域的VR特性以及存在形成于背面侧基板的凹陷的区域的VR特性这3个VR特性而成立。但是,发现:不存在该突起的区域的液晶层厚较厚,在该区域中,VR特性易于反转。因此,当该区域占整个反射区域的比例增加时,对整个反射区域的影响度变大,整个反射区域的VR特性变得易于反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7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泄压装置的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绕组端部绑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