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翻新轮胎的胎面带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60055.6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4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B·E·科尔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2 | 分类号: | B60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地址: | 克莱蒙***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翻新 轮胎 胎面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翻新轮胎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胎面带的翻新轮胎,所述胎面带具有通向正面的凹槽和通向胎面带的背面的凹槽。
背景技术
当轮胎变得磨损时,它们可以用新胎面进行恢复。例如大卡车轮胎和公共汽车轮胎典型地作为日常轮胎管理程序的一部分被翻新。这些类型的轮胎的胎体预期够用几十万英里并且可用新胎面附着到它上面若干次。这样的轮胎相当贵并且因此希望它们的高最初成本由胎体的长使用寿命和翻新的低比较成本补偿。实际上,在这样的轮胎的选择和购买中包含的经济因素常常要求最初的轮胎能够翻新多达三或四次或以上。
各种程序和不同类型的设备可用于翻修或翻新充气轮胎。翻新磨损轮胎的第一步骤中的一个是例如通过被称为磨光的程序从轮胎胎体去除剩余的胎面材料。接着被称为“垫胶”的生(未固化)橡胶层可以被施加于胎体。该未固化橡胶层可以直接被挤出或轧制(缝合)到胎体上。接着,胎面带被施加于垫胶层的顶部上。
在冷翻修过程中,胎面带是固化橡胶,并且具有已经压印在它的外和/或内表面中的胎面花纹。当在本文中使用该术语时,这样的预固化带指的是已经完全固化或固化程度较小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经历过固化过程的胎面带。轮胎然后被置于压热器中,并且在压力下被加热适当的时间以引起胶层的固化,并且使胶层结合到胎面和胎体。
在热翻修过程中,当最初置于轮胎胎体上时胎面是未固化橡胶并且典型地可以不具有或具有很少的胎面花纹。具有未固化胎面的轮胎被置于轮胎模具中并且在压力下被加热适当的时间以固化胶层和胎面、模制具有期望的胎面花纹的胎面和导致胶层与胎面和胎体结合。术语“固化”指的是形成橡胶混配物中的弹性体分子之间的交联,也被称为硫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包括用于翻新轮胎上的胎面带、具有这样的胎面带的翻新轮胎和使用这样的胎面带翻新轮胎的方法。这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结合到正被翻新的轮胎的结合表面的胎面带。所述胎面带可以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通向接触所述胎面带的正面的地面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二凹槽具有通向所述胎面带的背面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凹槽底部,使得在所述第一凹槽通过磨损而消失之前所述第二凹槽顶部通向接触所述胎面带的正面的地面。特定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具有通向所述胎面带的背面的槽开口,所述槽开口邻近所述第二凹槽底部开口的边缘定位。
特定实施例包括翻新轮胎,所述翻新轮胎具有胎冠部段、胎圈部分和在所述胎圈部分和胎冠之间延伸的侧壁。所述胎面带结合到所述轮胎的所述胎冠部段并且可以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通向接触所述胎面带的正面的地面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二凹槽具有通向所述胎面带的背面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凹槽底部,使得在所述第一凹槽通过磨损而消失之前所述第二凹槽顶部通向接触所述胎面带的正面的地面。特定实施例的翻新轮胎的胎面带还可以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具有通向所述胎面带的背面的槽开口,所述槽开口邻近所述第二凹槽底部开口的边缘定位。
特定实施例包括用于翻新轮胎的方法,一种这样的方法是提供待翻新的轮胎的基部,所述基部包括胎冠部段、胎圈部分和在所述胎圈部分和所述胎冠部段之间延伸的侧壁,所述胎冠部段包括用于将胎面带结合到所述胎冠部段的预制表面。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提供胎面带,所述胎面带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通向接触所述胎面带的正面的地面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二凹槽具有通向所述胎面带的背面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凹槽底部,使得在所述第一凹槽通过磨损而消失之前所述第二凹槽顶部通向接触所述胎面带的正面的地面。在所述方法中使用的胎面带还可以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具有通向所述胎面带的背面的槽开口,所述槽开口邻近所述第二凹槽底部开口的边缘定位。所述方法可以附加地包括将所述胎面带结合到所述预制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以下更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前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如附图中所示,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本发明的相似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例性翻新轮胎的部分横截面部分分解图。
图2A和2B是在翻新过程期间示例性胎面带在被固化之前和之后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3A-3C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胎面带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4是胎面带的背面的透视图,显示了溢流槽的连续和非连续布置的例子。
图5提供了溢流槽的示例性形状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60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