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聚变及其它应用的表面上的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60216.1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0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纳比尔·M·劳安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比尔·M·劳安迪 |
主分类号: | G21B1/00 | 分类号: | G2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孟锐 |
地址: | 美国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聚变 其它 应用 表面上 带电 粒子 相互作用 | ||
1.一种产生反应的方法,其包含:
提供形成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表面,所述第一介质具有第一介电常数ε,且所述第二介质具有第二介电常数εS,其中ε与εS满足以下关系:
在所述第一介质中邻近于所述表面沉积多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
其中所述多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之间的集体势结合能致使所述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中的至少两者之间的距离充足小以导致所述至少两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的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为原子核,且所述反应为核聚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的合作长程效应致使所述至少两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之间的所述距离充足小以导致聚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用充足的能量将远距原子核吸引到所述多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以致使与所述多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中的一者的碰撞且致使所述聚变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使用辐射来形成能够聚变的所述多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辐射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微波辐射、红外线辐射、可见光、紫外线辐射及X射线辐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H、D、T、Li及He。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为离子,且所述反应为化学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的合作长程效应致使所述至少两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之间的所述距离充足小以导致所述化学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用充足的能量将远距离子吸引到所述多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以致使与所述多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中的一者的碰撞且致使所述化学反应。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使用辐射来形成能够化学反应的所述多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辐射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微波辐射、红外线辐射、可见光、紫外线辐射及X射线辐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原子或分子的放电形成能够反应的所述多个带同极性电荷的粒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包含导管,所述导管用以载送用于传输在所述第一介质内产生的热的流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包含导管,所述导管用以载送用于传输在所述第二介质内产生的热的流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面支持归因于声子或电子响应的等离子-极化子或声子-极化子共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面支持归因于声子或电子响应的定域等离子-极化子或声子-极化子共振。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包含Si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比尔·M·劳安迪,未经纳比尔·M·劳安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602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