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启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60371.3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2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平井琢也;太长根嘉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5/00 | 分类号: | F02D45/00;F02D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启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启动控制系统,特别涉及控制内燃机启动时的燃料喷射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每个循环曲轴旋转多圈的内燃机启动时,为了决定各气缸的燃料喷射正时、点火正时,需要判断气缸处于哪个行程。而且,为了在短时间内使内燃机启动,还需要迅速地判断气缸的行程。
针对这种要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方法: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来设定暂定气缸识别区间,如果在该暂定气缸识别区间内检测出气缸判断信号,则将该暂定气缸识别区间设定为正式的气缸识别区间并判断气缸的行程。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在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时存储曲轴的停止位置,根据所存储的停止位置来推定再次启动时的曲轴的旋转位置。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在内燃机启动时,在发生因启动马达的驱动引起的电压大幅降低的期间使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无效。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在从内燃机开始启动起预定期间内禁止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并且根据曲轴的停止位置和曲轴的旋转变动来检测压缩行程上死点。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7944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0-2408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06-3400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39655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若提早判断出气缸的行程,则最初的燃料喷射正时也会提早到来。在该情况下,在最初的燃料喷射正时所喷射的燃料有可能没点火和没燃烧。
例如,对于从压缩行程途中开始了曲轴转动的气缸,若在同一循环中最初的燃料喷射正时到来,则缸内压力、缸内温度无法上升至适合于燃料燃烧的范围,喷射燃料的点火和燃烧有可能变得不完全。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那样的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内燃机启动时在喷射燃料能点火及燃烧的条件下开始燃料喷射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而采用了以下手段。即,在本发明涉及的内燃机的启动控制系统中,在内燃机启动时,推定在从内燃机开始曲轴转动至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出有效脉冲信号的期间曲轴旋转的量,按照根据该推定值确定的曲轴的停止位置,决定是否在最初的燃料喷射正时喷射燃料。
详细地说,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具备:
曲轴转动机构,其在内燃机启动时使该内燃机曲轴转动;
决定单元,其在由所述曲轴转动机构使内燃机曲轴转动时,判断曲轴的旋转位置,根据其判断结果来决定燃料喷射开始正时;
计数单元,其对从由所述曲轴转动机构使内燃机开始曲轴转动起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的数量进行计数;
推定单元,其推定在从内燃机开始曲轴转动至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出有效脉冲信号的期间曲轴旋转的量;以及
控制单元,其以根据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值和所述推定单元的推定值所确定的曲轴的停止位置比预定的位置靠前(进角侧的位置)为条件,允许在由所述决定单元决定的燃料喷射开始正时喷射燃料。
在此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每个循环经过四个以上的行程而运转的内燃机。另外,燃料喷射开始正时是在判断出曲轴的旋转位置之后最初到来的燃料喷射正时。
例如,每个循环经过四个行程而运转的内燃机(四冲程/循环的内燃机),每个循环曲轴旋转两圈(旋转720度)。因此,在决定燃料喷射正时的情况下,需要判断曲轴的旋转位置处于0-720度的哪个旋转位置(角度)、换言之判断气缸处于四个行程中的哪一行程。
仅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难以进行所述判断。例如,即使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到活塞位于上死点,也无法判断该上死点为压缩行程上死点还是排气行程上死点。
对此已知如下方法:在内燃机曲轴转动时,通过并用曲轴位置传感器和气缸判断传感器,判断曲轴的旋转位置处于0-720度的哪一旋转位置(以下,称为“气缸判断”)。
近年来,期望提早完成气缸判断。但是,若提高完成气缸判断,则有时在最初的燃料喷射正时(燃料喷射开始正时)所喷射的燃料没点火和没燃烧。此外,以下,将在最初的燃料喷射正时成为燃料喷射对象的气缸称为“第一喷射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60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