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针对采用多点协作传输接收的分组的NACK传输中引入延迟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60979.6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4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P·巴克内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孙海龙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采用 多点 协作 传输 接收 分组 nack 引入 延迟 | ||
1.一种在第一装置中使用的通信方法,在所述方法中
所述第一装置通过直接路由从第二装置接收数据,并且作为响应发送确认信号,其中
如果相同的数据也被通过间接路由发送,并且没有通过所述直接路由正确地接收到所述数据,则所述第一装置在发送所述确认信号时引入间接路由延迟,以允许通过所述间接路由接收所述数据,
否则,不引入间接路由延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DTX信号代替所期望的确认信号以产生所述间接路由延迟。
3.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装置仅在所述相同的数据也被通过间接路由发送,通过所述直接路由没有正确地接收到所述数据,并且在操作中的服务质量要求允许间接路由延迟时,才引入间接路由延迟。
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装置的间接路由延迟功能被配置为考虑所述数据的特征,从而决定是否引入间接路由延迟并且/或者决定所述间接路由延迟的最大时长。
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在数据传送之前,根据数据分组特征,预先配置关于是否引入所述间接路由延迟的决定和/或关于所述间接路由延迟的时长的决定。
6.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传送资源分配信号,该资源分配信号被与所述确认信号相结合地解释,以控制所述数据的发送和重传。
7.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在所述数据被正确接收了的情况下,所述确认信号包括肯定确认,或者在所述数据没有被正确接收的情况下,所述确认信号包括否定确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所述间接路由延迟允许在否定确认被发送的情况下用来向所述第一装置重传所述数据的预定的时隙转而用于传送新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所述否定确认用作在指定的时间或预定的时间重传所述数据的请求。
10.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在同步ARQ或者HARQ中,所述确认信号是ACK/NACK信号。
11.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如果引入了所述间接路由延迟,则将所述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装置中,并且随后与通过所述间接路由接收的所述相同的数据组合,以形成多点组合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装置对所述多点组合数据进行评估,并且如果所述多点组合数据是可解码的,则发送具有肯定确认的确认信号,如果所述多点组合数据是不可解码的,则发送具有否定确认的确认信号。
13.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将所述数据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分组发送在上行链路上,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例如为UMTS系统、LTE系统或者LTE-A系统。
1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通过所述直接路由和间接路由的所述传送可以是多点协作法的一部分。
15.一种第一装置,所述第一装置包括: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能够操作用以通过直接路由和间接路由从第二装置接收数据;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能够操作用以确定直接接收的数据是否能够被解码;
发送器,所述发送器能够操作用以发送作为响应的确认信号;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操作用以在也通过间接路由传送了相同的数据,并且通过所述直接路由所接收的所述数据不可解码的情况下,在传送所述确认信号时引入间接路由延迟,以允许通过所述间接路由接收所述数据,否则不引入这种间接路由延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609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行共同游戏的游戏机
- 下一篇:晶体管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