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提式工作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62101.6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5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英格伦;佩尔·马丁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斯华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B25F5/00;B25G1/01;B27B17/00;F16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瑞典胡***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式 工作 工具 | ||
1.一种手提式工作工具(1),包括
电机部件(10),
把手部件(20),包括把手(21),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抗震元件(30),设置在所述电机部件(10)与所述把手部件(20)之间,所述元件(30)适于将所述把手部件(20)与所述电机部件(10)中的震动相隔离,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工具(1)还包括邻近于所述第一类型抗震元件(30)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抗震元件(40),当处于活动状态时,所述第二抗震元件(40)适于防止所述电机部件(10)中的震动被传输至所述把手(21),在所述工作工具(1)工作期间在所述活动状态下所述把手(21)承受负荷,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类型抗震元件(40)的纵向轴线(L1)与所述第一类型抗震元件(30)的纵向轴线(L2)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第二类型抗震元件(40)设置成所述纵向轴线(L1)基本地平行于所述第一类型抗震元件(30)的纵向轴线(L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工具,其中,所述工作工具(1)还包括附接至所述电机部件(10)的一部分(11)的切割杆,其中所述工作工具具有纵向轴线(L3),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类型抗震元件(40)与所述电机部件(10)的上面附接有所述切割杆的所述部分(11)布置在所述工作工具的纵向轴线的相同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第二类型抗震元件(40)设置得比所述第一类型抗震元件(30)更远离所述工作工具的纵向轴线(L3)。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抗震元件(30)是弹簧元件。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第二类型抗震元件(40)包括阻尼元件(41)和外壳(42),所述阻尼元件被所述外壳包围,并且被设置成当所述第二类型抗震元件(40)处于所述活动状态时压制在所述外壳壁(43)的一部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阻尼元件(41)附接至所述把手部件(21),并且所述外壳(42)形成于所述电机部件(10)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阻尼元件(41)附接至所述电机部件(10),并且所述外壳(42)形成于所述把手部件(21)中。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在非活动状态下所述阻尼元件(41)不和所述外壳壁(43)接触,在所述非活动状态下在所述把手(21)上没有负荷。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阻尼元件(41)提供基本圆形的周向表面(44)。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阻尼元件设置有多个腔(4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阻尼元件(41)中的所述多个腔(45)平行于所述第二类型抗震元件(40)的纵向轴线(L1)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6-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阻尼元件(41)包括弹性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弹性材料是聚氨酯或者橡胶。
15.根据权利要求5-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工作工具(1)还包括压缩止动件(23),所述压缩止动件适于设置当所述阻尼元件(41)被压制在所述外壳壁(43)上时所述阻尼元件(41)的最大压缩水平。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当所述阻尼元件(41)相对于所述外壳壁(43)被压制到所述最大压缩水平时,所述阻尼元件(41)的厚度减小到不小于所述非活动状态下厚度的30%。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提式工作工具,其中,所述手提式工作工具(1)是链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斯华纳有限公司,未经胡斯华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621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