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62131.7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笕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16 | 分类号: | G03G15/16;G03G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林振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其使用电子照相法将承载在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更加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对记录材料进行转印和输送的转印带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记录材料由被多个辊张紧的转印带承载并输送的电子照相设备中,转印带上的记录材料在通过转印夹持部后被静电吸引到转印带上。
但是,如果记录材料的刚度小,则仅利用用于张紧转印带的分离辊的曲率和记录材料的刚度不能将记录材料从转印带分离。也就是说,记录材料仍然在分离辊的位置附着在转印带上,这就导致分离故障。因此,作为用于使转印带在分离位置起伏的结构,已知一种通过在用于张紧转印带的分离辊表面上均匀形成的突出来分离记录材料的方法(专利文献1)。尽管使用该结构能够在分离位置使转印带起伏,但很大的局部张力一直作用于转印带上。结果,由于转印带的局部磨损带来的阻力变化的影响,使得转印能力变得不稳定。
专利文献2描述了一种为了在减小因变形导致的磨损的同时分离记录材料,使承载记录材料的圆柱形转印材料承载片材变形的方法。专利文献2描述了一种结构,设置了辊作为上推装置,其能够在从内侧上推转印片材的位置和不上推转印片材的位置之间移动。在专利文献2描述的方法中,通过用辊上推转印片材来分离记录材料,但是转印片材在记录材料未被分离的同时未被上推。专利文献3描述了用大的上推量将薄记录材料分离和用小的上推量将厚记录材料分离的方法,以便在不使转印材料片材变形超过所需量的条件下分离各种厚度的记录材料。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No.9-015987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No.5-119636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No.5-34166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将这种结构应用于转印带时,能够在分离步骤中局部上推转印带的上推装置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设置在用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上的记录材料上的转印部件下游。当记录材料具有像薄纸一样的低刚度时,被局部上推的转印带输送记录材料,以使记录材料起伏,从而在分离步骤中增大记录材料的刚度。
但是,尽管用于分离厚记录材料的上推量比用于分离薄记录材料的上推量小,但需要至少预定的上推量以利用局部上推运动来执行分离。利用这种上推运动在转印带上沿宽度方向局部形成的突出会将不可忽视的局部负荷施加到转印带上。这会加速转印带的局部磨损。
同时,已经发现,通过利用用于张紧转印带的张紧部件的曲率和记录材料的高刚度能将厚记录材料从转印带分离。
因此,为了分离厚记录材料,需要一种结构,其中,张紧部件设置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的转印部件下游且上推装置上游或下游。当为了分离厚记录材料而在上推装置的上游设置张紧部件时,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上推装置下游设置记录材料引导件,其把从转印带分离的记录材料引导到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位于更下游处的定影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厚记录材料从转印带分离的位置变得距离记录材料引导件的前端更远,并且由于记录材料的高刚度和带的输送力,厚记录材料会偏离转印带上的分离位置。当厚记录材料偏离时,偏离程度根据记录材料而变化,因此输送方向会变动。相反地,即使薄记录材料从转印带分离的位置变得距离记录材料引导件的前端更远,薄记录材料的偏离量也不会加大。因此,输送方向将不会变动。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其在不同的位置执行将厚记录材料从转印带的分离和将薄记录材料从转印带的分离,并实现了薄记录材料在分离后的输送稳定性以及在用与分离薄记录材料的部件不同的部件分离了厚记录材料后的输送稳定性。
问题的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62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熔接方法及玻璃层固定方法
- 下一篇:数据备份的方法、服务器及热备份系统